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Delphi - 被廉价甩卖的传奇

   时间:2008-05-22 11:15:46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08年5月,全球的目光似乎都在关注微软与雅虎百亿收购的暗战,当雅虎在为500亿还是400亿的价钱出卖自己这个问题所困扰时,昔日微软王朝的挑战者——Borland公司却以2300万美元的价格将曾经为自己奠定传奇的IDE(Integrated Develop Environment:集成开发环境)业务出售给了另一家公司,除了少数Borland铁杆支持者发表了部分追忆式的惋惜外,这条新闻几乎没有引起任何美国主流IT媒体关注,变涟漪消失在微软并购案的新闻海洋之中……

一个2300万美元的交易

2008年5月7日,一条消息出现在Borland公司官方网站的新闻中,Borland正式宣布将CodeGear子公司出售给Embarcadero(易博龙)技术公司。

CodeGear公司成立于2006年11月14日,是Borland的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Borland的集成开发环境业务。

虽然是一个成立仅两年的年轻公司,但是它旗下的产品对于大多数程序开发人员却具有传奇一样的崇高地位,这些产品包括JBuilder、Java开发工具、Delphi与C++Builder,还有刚刚研发出的PHP与Ruby的IDE开发工具。

然而,这些著名的开发套件从此将不再属于Borland,一个传奇的时代结束了。

集成开发环境

集成开发环境(简称IDE)软件是用于程序开发环境的应用程序,一般包括代码编辑器、编译器、调试器和图形用户界面工具,也就是集成了代码编写功能、 分析功能、编译功能、Debug功能等一体化的开发软件套。所有具备这一特性的软件或者软件套(组)都可以叫做IDE。如微软的Visual Studio系列,Borland的C++ Builder、Delphi系列等。

其实早在两年前,当CodeGear公司还没有从Borland分离出去的时候,Borland首席执行官Tod Nielson就开始计划将IDE部门卖掉,理由是IDE部门遭受到来自微软和免费开放源代码产品的竞争,特别是来自Eclipse基金会的Java IDE,使得Borland的IDE营收比重不断下滑难以为继。

Borland那时希望出售IDE业务能够让公司获得更多的资源,投入更多精力用在Borland新看好的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管理ALM业务上。

但当时Delphi和JBuilder等仍然散发着自己的光芒,虽然有许多买家都对Borland的IDE业务很有兴趣,但他们所提出的价格无法让 Borland满意。于是在历经半年寻找买主未果后,Borland决定将IDE部门独立出去,成立专门的子公司并命名为CodeGear。

其实这一举动本身仍然是一种待价而沽的行为,因为独立出去的CodeGear公司,除了财务仍然和Borland挂钩外,其它所有的运营都与 Borland彻底分开了。这也就意味着无论任何时间,一旦有其他公司表示出购买意向,Borland都能够将这块业务干净利索地全盘出售。

而两年之后的今天,那个曾经让无数人学会编程的Turb C,那个让无数程序员着迷于Windows编程的Delphi,最终被Borland甩卖了。2300万美元成为了CodeGear最终的价值——这个价 钱在美国甚至不足以拍摄一部二流电影,Borland像扔掉一块烫手的山芋一样甩卖掉了这个曾经为它创造辉煌的IDE业务。

Borland的失策

廉价甩卖IDE业务,对Borland公司而言,可以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也可以说是一个失败的企业战略,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曾经的辉煌是如何演变为现在的无奈。

上世纪80年代,Borland凭借Turbo C、Turbo Pascal、SideKick几款产品雄霸计算机编译工具和应用软件市场,并积累下庞大的资金,瞬间爆发的胜利让Borland管理层变得不可一世的自大。

1991年,Borland斥资4亿美元并购了当时已经快速走下坡路的Ashton-Tate公司,尽管当时的华尔街分析师都认为Ashton- Tate根本不值这个价。Borland希望通过Ashton-Tate的dBase全面占领PC桌面数据库市场,与比尔盖茨一争高下,以成为PC软件界 的霸主。

然而,Ashton-Tate被Borland并购后,将近10年的辉煌也随之消逝。Ashton-Tate原本很有机会成为今日的Oracle,继 续占据PC数据库市场龙头的地位,但Windows和FoxPro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由于当时dBase并没有Windows的版本,原本DOS下 dBase程序员急需一个Windows下的dBase开发工具,因此当能够兼容dBase格式的FoxPro For Windows推出之后,立刻吸引了许多原先dBase Ⅲ/dBase Ⅲ Plus的使用者。

但Borland自我良好的感觉并没有察觉市场的变化,直到微软连续推出两个版本的FoxPro For Windows之后,Borland才终于发现dBase的使用者正在流失。

虽然后来Borland推出了Windows下的dBase,但是它再也无力改变市场了,此时市场的发展出现了变化,PC数据库市场已经开始走入关系 数据库的时代,桌面型数据库的市场已经开始逐渐萎缩且出现下滑的迹象。直到1999年3月12日,Borland在dBase已经完全没落之后,才迫不得 已将花费数亿美元并购来的dBase廉价售出。

虽然Delphi和JBuilder的成功帮助Borland挽回了一些损失,但微软.NET的推出的又打乱了Borland的阵脚,它开始为是否跟 随微软进入.NET新平台而犹豫不决,因为Borland当时想要趁Linux的热潮改走跨平台的方向,而不是在Windows平台上辛苦地和已经成为巨 头的微软竞争。

而随着软件利润整体趋于下降,Borland必须想办法维持公司的成长,开辟新的产品线。从2000年开始,Borland推出并且扩充了Kylix 产品,进军Linux编程市场。不过,随着Linux在2000/2001年从爆炸性成长逐渐回归成正常的发展之后,Borland很快发现,光靠 Java和Linux市场将无法获得足够的利润。

所有知名的信息研究机构的分析都指出.NET在未来将和Java一起占有相当大的市场后,Borland才知道是不可以失去.NET市场的。于是, Borland匆匆地投入了.NET产品的研发,但是此时的天下已经是微软独霸一方了,这些失败的行动让Borland投注了过多的资源,为自己的传奇终 结埋下了最终的致命隐患。

回首今天,如果不是Borland犯了过多的错误以及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机会,否则很有可能是主宰软件市场的另一个霸主,可以和微软抗衡,并且站稳软件大公司的地位。但是Borland就这样在盲目自大中失去了自己宝贵的机会。

Delphi能否卷土重来

此次收购CodeGear的易博龙技术公司成立于1993年,总部设在美国旧金山,它是一家为企业提供专业级数据库工具,用于设计、开发、管理数据库 以及其中的数据的公司,它目前在全世界有12000多家企业客户,在“财富100强”中也有90多家是它的客户。公司的旗舰数据库工具包括 ER/Studio、DBArtisan、Rapid SQL及Change Manager,年营收6000万美元。

这项收购对于易博龙公司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首先CodeGear旗下的开发工具拥有忠实的开发者和技术社区,特别是那些追随Delphi、 JBuilder和C++Builder多年且数量庞大的狂热粉丝们。这些开发者多数都是为金融服务、电信、制造、医疗和政府等从事数据库相关的开发工 作。对于易博龙来说,如果能够将这些开发人员成功转换为易博龙的忠实用户,那么对于它的数据库软件销售来说,好处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此外,由于应用程序不同,数据库平台也多种多样,许多企业在生产率和资源方面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但如果易博龙能够成功地将CodeGear的全部产 品整合到自己现有的产品线中,那么它就能够为自己的客户提供一套集成的产品组合,用于设计、开发、管理和优化异质应用程序及其数据库。

CodeGear的全球营销渠道也非常健全,并购能够让易博龙自己的产品迅速进入全球数百万软件开发人员、设计师、独立软件提供商和数据库专业人士的 视线之内。已经有分析家预测,如果并购消化顺利,那么将会成就一个年收入超过1亿美元,在全球拥有超过1500万用户,拥有高达10%的年利润增长率的全 球最大的平台独立软件供应商。

不过此次并购背后的资本推手也值得我们注意,因为易博龙的东家Thoma Cressey Bravo公司是一家相当知名的私人股权投资公司。这家公司在“行业合并”或“发展和收购”上有相当丰富的实战经验,它目前通过一系列的私人股权基金,管 理近20亿美元的股权资本。在软件行业,这家公司已完成34次收购,其年收入总额超过5亿美元。而此次并购就是在这家公司的授意下完成的。

因此,在这场资本游戏中,Delphi、JBuilder等这些我们熟知的软件未来的命运究竟如何,依然未知。毕竟利益和财富才是投资公司最关注的结果,至于技术的发展,对它们而言,跟其它他任何创造财富的工具没有什么区别。

作者:苗得雨
该文删节后刊于《电脑报》,本文为原文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