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垂直招聘网上演大象与蚂蚁之争

   时间:2008-09-14 09:21:38 来源:互联网作者:胡钰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本报记者 胡 钰 北京报道

就在三大巨头苦苦探索、争得头破血流之时,一大批立足行业或地方区域的垂直类招聘网站倔强地从石缝中成长起来。与当年阿里巴巴的思路一样,垂直类招聘网站在二三线城市和中小企业身上下足了功夫。有专家预测,招聘网站市场“蚂蚁搬动大象”的奇迹有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上演。

本地化和专注的优势

艾瑞2008年3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虽然综合类招聘网站的优势明显,三国鼎立的局面暂时无法撼动,但以垂直区域性为代表的招聘企业呈现出的跳跃式发展态势,正对综合网站的优势构成威胁。从2008年第二季度网络招聘运营商市场份额来看,已有南方人才网、英才网联、我的工作网、上海招聘网4家行业或地方区域性网站进入前十名,此类网站页面访问总量占TOP10总量的18%。

而投资者的青睐让垂直招聘网站更为“气粗”。从去年6月开始,爱尔兰最大的网络招聘集团Saongroup就先后与上海招聘网、北京Myjob网站、天津“易才网”、广东中山的国际人才网达成了合作,累计注资达3000万美元。Saongroup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还将在沈阳、重庆、成都、大连、宁波等地寻找合作伙伴。艾瑞咨询分析认为,随着国外财团大批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理念的进入,中国网络招聘市场的激烈竞争会迅速蔓延到二三级城市。

“企业本地招聘比异地招聘要简洁得多,时间长短和面试距离也直接影响着求职者。” 多年从事互联网运营研究的周新宁认为,虽然大型招聘网站设置了全国各个城市的对应频道,但是从应聘的指数来看,并不是那么火热;尤其是企业的急需人才和最底层的职位,往往不愿意在大网站上发布,会首先考虑本地招聘网,甚至简化到本地的跳蚤市场发布。

另外,大型招聘网站价格偏高,并主要面向大企业和知名企业。而中小企业投入招聘的成本有限,难在大型网站中拿到显眼的位置和有针对性的服务。

易观国际分析师认为,招聘是非常特殊的服务,本地化是一道坎。网络招聘服务涉及网站、招聘企业、求职者之间的多次互动,并不是简单的内容输出或者平台提供。区域差距直接影响企业和个人用户的文化特点、消费习惯、收入水平。而城市分站制度只解决了招聘网站内部管理和品牌问题,并没有解决企业的本地化问题。

英网股份董事长初殿松告诉记者,在招聘方面,企业真正的问题是中、高、特类人才难招,具有很强专业性和地域性的招聘网站可以集中资源来为企业解决这些问题。

记者发现,垂直类招聘网站往往与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专业社会团体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植入行业内部来拓宽求职者出路。比如中国服装人才网联合行业内权威平面媒体组织服装设计比赛,并与香港服装学院等高校展开对口的推荐人才就业。

“地方”围剿“中央”?

然而面对雨后春笋般的垂直类招聘网站,几大巨头有些不以为然。前程无忧市场公关部经理王健说,招聘网站的行业门槛高,知名度、流量和简历库会直接影响到招聘效果,没有长时间的摸索和大规模的市场投入是很难长久立足的。智联招聘网市场部经理陈旭认为,区域型网站的发展能力有限,企业客户的“群聚效应”很明显,哪里流量大,企业就会涌向哪里。

但目前国内大型招聘网站的发展区域还是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以及一些大型知名企业,而在中小城市和中小企业领域却还是一个短板。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7年末中国的中小企业已达4300多万家,而且大多集中在中小城市。随着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高端人才的需求必然增大。

可以说,招聘网站行业的大象与蚂蚁之争已经开始上演。

艾瑞咨询的一份研究表明,行业细分的招聘网站虽然有不错的生存空间,但并非适用于所有行业,只有“专业性强”、“门槛高”的行业招聘网站才较综合类招聘网站具有优势。

“HR服务领域是地域性很强的一类服务,10年内也不会出现中国所有的二级以上城市只有两三个全国品牌的情况。”初殿松说,今天的国内招聘网站市场还没有自身很强的“秦王”出现。“强,首先要形成对用户关注的文化,此谓‘上兵’;其次是独特的产品和营销体系;再次是资本。没有‘上兵’,就永远没有一统天下的势力。行业演进正在加剧,新的主角,新的角斗,已经在进行。”(胡 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