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利益集团的一批代表,从去年就把“网瘾”与精神病结合在一起,危言耸听,唯恐天下不乱。试想,“网瘾”是精神病的话,这个“专利”也不是未成年人的,为什么要在社会心理失衡的情势下紧盯着家长们的钱包?美其名曰:挽救祖国的花朵。
上古先祖造了一个“瘾”字,正如现代人造了一个“囧”字,其本身的含义完全靠不同时代的人在想象去认知。因“瘾”具有“病”的偏旁部首,“瘾”就和“病”相提并论,鸦片进入中国以后,人们把过度依赖吸食鸦片的人叫“烟瘾”,因鸦片具有毒害人身体的主要成分,这是鸦片的罪恶。此后“瘾”的贬义性延续到了如今。可是谁能说“菌”不带“病”的偏旁部首,细菌就不是“病”了?可是谁又能说细菌一定都是有害的,而不能治病呢?
在百度词典里发现,“瘾”的解释是“指特别深的不良嗜好,亦泛指对某项事物的特殊兴趣、癖好。”对于“瘾”的理解,我们应该全面而客观地分析,不要只看前半句,而忘记后半句的解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事物有特殊兴趣,“读书上瘾”、“球瘾”没有什么不好,“网瘾”也不是象某些人所宣讲的一定有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读书上瘾也要看读什么书,玩球看球有瘾也不能参与赌球,网络的负面影响在于科学监管整顿和积极地引导,而不是利用什么监禁电疗。
就信息时代的网络而言,网络内容的负面影响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党和国家对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越来越重视。也正在加大先进文化和和谐文化对新媒体网络阵地的巩固。当健康绿色的内容充斥网络时,就让不同年龄阶层的“网瘾”来的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