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8日起,韩国的35家主要网站将按照韩国信息通信部的规定,陆续实施网络实名制。按照这一规定,今后网民在韩国主要网站发布信息必须先接受身份验证。韩国推出这一规定旨在减少网上不良信息,促进网民对网络行为负责。(《新京报》6月19日)
韩国是世界上首个推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从2002年10月开始,韩国政府就开始酝酿在全国范围推动网络实名制。2005年韩国连续发生多起网络事件,促使韩国政府加快相关法规的制订工作。近日,韩国政府宣布自6月28日起,对韩国35家主要网站强制推行网络实名制。
推进网络实名制,杭州市算是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今年5月1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实施了《杭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其中的“网络实名制”内容备受网民瞩目。但一个月时间过去,这部法律依旧被束之高阁,当地还没有采取实质性的措施。
为什么会遭遇执行难的问题?主要缘于二方面的原因:一是该条例缺乏可操作性的规定。作为网站无法验证网民登记的信息是否属实;法规对网民违规行为的定性模糊,网站难以裁定网民言论是否违规。二是网民担心“网络实名制”将会收缩民众表达诉求的渠道,弱化了网络发帖的匿名性和放大效应,增加了网络监督和举报者的风险,网民会因为害怕“因言获罪”而沉默,不利于网络自由言论……
然而,正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使网民的言论过分自由而不负责任,如几年前的“铜须门”事件、去年的“很黄很暴力”,到最近的“中国最年轻市长”的争议,等等,有些网民对无辜的人进行恶搞、造谣中伤,网络匿名成为他们施暴的护身符。更不用说那些发送垃圾邮件、色情图片、盗用他人帐号、黑客木马盗取虚拟财物等违法犯罪行为了。
面对这种网络积弊逐渐显现、屡禁不绝,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实行网络实名制无疑可以让不负责任的网民有所顾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
推进网络实名制限制的是那些不负责任网民的自由,对大多数网民来说是更好的保护。正如银行早在几年前就实行了存款实名制。存款实名制让一部份非法收入者失去了存款的自由,对合法收入者不但没有影响,而且更好地保护了合法收入者的权益。
网络虚拟世界中的网民总归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网络实名制能让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更好地接轨,让网民在公开、公平的氛围中进行讨论,从而激发更加理性、更有建设性的言论。
当然,在时下网民对实名制心存抵触情绪、全面铺开条件不成熟的时候,不妨借鉴韩国的做法:政府完善相关法规的同时,采取渐进的方式,先在大型网站进行试点,对网民实行有限实名(仅后台实名),然后逐步在全国网站中铺开。
推行网络实名制要借鉴韩国的做法,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只能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