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上强记了“劳民伤财”这个成语,直到初中历史课上才理解其含义。恕我愚钝,在理解这个词语之后,我仍在干一些“劳己伤财”的蠢事。环顾四周,与我类似之人比比皆是,心里自私的有一点安慰。可是,我不希望有更多“劳民伤财”的事情发生,比如现在的“.中国”域名。
我的兄长柳华芳写过一篇《“.中国”会带来搜索引擎的巨大变革》,让我对“.中国”域名产生了一些思考。作为一个互联网观察者,一个完全不懂技术的网民,来谈一谈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我现在有几个域名,其中有一个独立博客域名(www.aitike.cn)。在我目前的域名列表里面,大多是以.cn为后缀。我的一些朋友的独立博客,大多是以.com和.org后缀为主。除却.com后缀的域名之外,这些域名其实都不是让我们感到理想。我是在.com的域名已注册的情况下,才选择了aitike.cn。而选择.org的朋友,也毫无例外。
说到域名,我还想说说万网的域名www.net.cn。很多人以为,万网的域名是www.net.cn,而实质上是www.www.net.cn。之前有朋友注册www.xxx.net.cn的域名,甚至被人以为是万网的二级域名。我之所以知道,是因为曾经有一次试图用net.cn访问,结果是一个错误的页面。尔后在注册域名的时候,也注意到了.net.cn为后缀的域名。
之所以说前面这些,我想说一说域名记忆习惯。记得我初上网的时候,所知道的网址主要以.com和.net为后缀,其他后缀几乎没见过。随着看到的后缀变得更多,让我也容易混淆。通常情况下,其他后缀的域名我会以为是.com或者.net。问过身边的很多人,记忆最为深的还是.com和.net,其次就是.com.cn。那是不是就可以说,.com和.net以及现在比较流行的.cn更容易让人识别记忆呢?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当然,会有人说,中文比英文更容易记忆。对于这一点,我确实肯定。但对于新浪、腾讯、网易这样的网站来说,中文域名有没有含义呢?如果访问腾讯要从qq.com变为“腾讯.中国”,那才麻烦呢。尤其恼火的是,如果访问我的新浪围脖,那估计得是这样“挨踢客。围脖。新浪.中国”,较之“t.sina.com.cn/aitike”,哪个更能容易方便记忆和输入呢?
记得前些年的时候,有人提出用中文写程序。当时的我,非常支持这一提倡。我泱泱中华,怎么能够用洋文来写程序呢?不仅我们要用中文写程序,而且老外的程序也必须改成中文代码,满足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的用户需求。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觉得当时候非常可笑。一条世界通行的路,我们又何必费力去开辟另一条路呢?
会有人反驳我了,说我这个与域名无法比较。而我个人认为,这个非常好比较。假设我用一个“挨踢客.中国”域名,那我的邮箱可能是“挨踢客@挨踢客.中国”,所以建议@也替换一下吧!那么,我要是给国外的朋友电邮地址,人家怎么把字给我打出来呢?人家怎么给我发邮件呢?而英文字母不一样,全世界都知道26个英文字母,一点也不担心会遇到阻碍。很显然一点,这个是非常便利通行的选择。
如果“.中国”域名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对于中国很多企业来说,都会花钱做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新浪,虽然不在乎那么点钱,可买个“新浪.中国”的域名,又能有什么用呢?虽然对于新浪这样的公司来说,这个根本不值得一提。可全国有多少互联网企业呢?如果每家买一个中文域名,那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啊!据称,.中国域名可不便宜呀!如果推广的话,不买的话会被侵权,买了又没啥用,岂不是“劳民伤财”吗?
我为什么说好事呢?对于一些人来说,这肯定是好事呀!首先是域名管理机构,每年可以多赚很多钱,其次是IDC服务商,同样可以赚不少的钱,再就是域名投机者,最后当然就是“爱国人士”。尤其要说的是,这些哥们每天喊着拒绝西化,弘扬中华文化,每天嘴巴里却也念着“英格丽是”,用着西方的产品。
所以,挨踢客一个人的意见认为,.中国域名可以有,但就不要开放开来了,咱们就占着这个茅坑别拉屎了,反正也拉不出黄金来。劳民伤财的事情,咱们最好还是不做。不要因为一己之利,让别人跟着倒霉。
后:在这个全球化的环境下,其实已经无所谓语言与文化。该保留的咱们保留,该开放的咱们大胆的开放。我们已经从初中学到大学的英语,从中考到高考的英语,我们又何必再去计较一个域名呢?要捍卫咱们的汉语,我看还是捍卫点实际的,比如教育方面的,这个是亟需的。教育是因为利益,才要捍卫英语的地位。同样也是利益,才有了中文域名的推广。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呜呼!
挨踢客(www.aitike.cn) QQ:150510917
E-mail:wph2008#vip.qq.com MSN:wph521#live.cn(#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