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Chrome OS:叫板Windows,超越Linux

   时间:2009-12-30 08:47:25 来源:eNet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谷歌的Chrome OS不是第一个挑战微软Windows独霸地位的操作系统,但它拥有一项过去Linux等其它对手缺少的优势:网络。

任何新的操作系统都必须能吸引开发者为其制作有用的应用软件。过去的Windows挑战者的问题,就是与Windows已具备的各式各样应用软件相抗衡。 这些软件包括主流的Microsoft Office、Quicken、Adobe Photoshop、许多游戏,但也有无数针对小用户群体使用的软件,如族谱图程序。虽然有些人可满足于少数必须的应用软件,操作系统需要广泛的支持,才 能达到大规模的渗透。

Canonical公司的Ubuntu版Linux是颇受好评的桌面操作系统,但每年的报税季降临时,好用的报税软件却无法在其上使用。若考虑到全球使用者日常所需的所有软件,Windows的既有优势显得更清楚。

Chrome OS和任何其它操作系统,都面临同样的应用软件障碍,但谷歌有不同的应对战术。虽然Chrome浏览器是以一个精简版的Linux为基础,但其应用软件不是在Linux之上执行,而是因特网。Chrome是网络应用程序的导管,Chrome OS则是载具。凭借这一优势,谷歌将在2010下半年进军上网本市场。

产品管理副总Sundar Pichai和工程主任Linus Upson在Google Chrome OS博客上宣布:“对应用程序开发者而言,网络就是平台。”那赋予谷歌真正的优势,现在已是人人上网,包括每个Windows使用者。为日常使用加入网络应用软件,与突然从Windows全部改用Linux或Mac OS X相比,是一个更和缓的过程。制作网络应用软件的程序设计师可接触到任何使用Windows、Mac OS X、Linux,甚至许多高级移动电话的人。

而说到程序设计师,现在有无数网页开发者是拿钱办事,当中许多人都朝着谷歌的交互式网络应用软件方向发展,而非被动式的静态、浏览的网页。除了谷歌本身的网络软件,如Google Docs和Gmail,还有许多在线照片编辑软件、个人理财工具和游戏。Facebook的服务不能没有网络,雅虎、Google和MySpace也把他们网站的某些部分,通过如OpenSocial等基础,转变成包含其它网络应用软件的载具。

简单地说,尽管所谓的Windows思维一直以来相对静态,网络已经绽放成一个应用程序平台。就连微软也准备用Office 2010网络版加入这个舞台。老大上场,小弟靠边闪,在线版Office一定所向无敌吗?错。网络的效用愈来愈多,但它不是一个完美的应用软件基础。用网络应用软件重现一种PC原生软件的效用性和多样性,需要新的技术和专才。

第一,基于安全和技术限制等因素,网络应用软件无法像原生操作系统一样利用硬件资源。想用网络软件操作镜头或烧录照片到DVD?祝你好运。

第二,性能表现问题。网络软件的执行是通过如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CSS(串接样式表)和JavaScript等标准的结合。那些标准能执行较基本的程序,但难以应付需要密集运算的复杂软件,而使用者接口通常很简陋。

第三,网络联机仍是一个麻烦问题。没有网络的网络软件就像没有缝线的裁缝机。通过3G和其它开发中的技术,情况将日渐改善,但目前就算在许多高科技地区,还是没有完全可靠的网络联机。

第四,尽管网络开发者为数众多,只有极少数能取得制作复杂应用软件必须的技术。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应用软件在Chrome、Opera、Mozilla Firefox、苹果Safari和IE通常有不同的执行方式。程序设计工具将改善这种状况,但学习新的编写方法需要时间。

Google或许野心勃勃,但却不天真。该公司一直积极克服许多问题。例如困扰多年的普遍性网络存取问题,他们提供的Google Web Toolkit,即可减轻编写支持多种浏览器之JavaScript的繁杂程序。

而Google也直接改善浏览器。Chrome具有一个多重处理架构,当消耗较多内存时,会因效能和安全因素,自行隔离每个分页。Chrome还有V8 JavaScript引擎,加速JavaScript程序执行。最后,它有内建Gears,一种离线存取网络软件数据的技术。通过Gears,Gmail 和Google Docs都有不同程度的离线支持。

接下来是进一步改善表现。Native Client技术能让程序设计师为网络软件加入一个直接在处理器执行的可下载模块,为相对缓慢的JavaScript程序增添力量。而O3D,配合Khronos Group与Mozilla的Canvas 3D计划,即可让网络应用软件利用硬件绘图加速器的优势。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