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美科学家:手机或能探测到致命化学品威胁

   时间:2010-04-12 10:13:46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现在手机的普及度相当高,而智能手机更为受欢迎。它们内置有300-500万像素镜头、MP3播放器、GPS,有的甚至还有条形码扫描仪。这种类似于“瑞士军刀”全能式的发展趋势表明应用于手机的芯片正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先进,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手机能够不停加入一些新功能。设想一下,未来我们手机的新功能会不会还包括有防止有毒化学物质呢?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国土安全部(DHS)科技署(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rectorate,S&T)的“Cell-All”计划可能会帮助我们实现这一愿望。

“Cell-All” 的目标是使手机配置一个可以检测到致命化学物质的传感器。这项技术颇为巧妙。设计者的想法是,通过一个内置于手机中且成本不到1美元的芯片提醒手机携带者空气中是否存在有毒化学物质,或者告诉监测中心在某一地区接收到了多少这样的警告信息。因为一条信息有可能是误报,但是出现上百条同样的信息就可能表明有疏散人群的必要。

“Cell-All”项目经理斯蒂芬?丹尼斯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创建一个轻量、高成本效益、低功耗的解决方案。其主要内容就是设计一个可以经常检测手机周围空气中是否有某些挥发性化学物质的防病毒软件。当感觉到威胁时,警报随之而来。例如,当软件检测到氯气泄漏这样的危害人身安全问题时,警告就会发起。用户在设置时可以在振动、铃音、短信或电话这几种方式中选择其一作为警报提示。对于像沙林毒气袭击这样的灾难,包括时间、地点和所涉化合物等细节内容都可以通过电话方式从家里通知到紧急行动中心。第一次警告是定向到个人的,而第二次警告则可扩大到周边人群。

目前,如果一个人怀疑出了什么问题,他可能会拨打9-1-1。不过现实往往是,在紧急情况时有人打了求救电话,但是接听者可能很难理解他的意思,这就降低了信息质量,导致第一反应的缺失。更恶劣的情况可能是个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他面临着危险,例如去年一个南卡罗来纳州女子不知不觉地开车进入了一片无色、无味、有毒的氨云。

然而,如果有了“Cell-All”,商场、公共汽车、地铁或办公室等任何地方存在的化学品威胁信息都将会自动提醒当局。检测、鉴定、通知所有人的工作可在不到60秒钟的时间内完成。由于数据传送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实现的,人为错误几率可大大降低。而许多人同时传送警报信息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长期以来令人困扰的误报问题。最终的结果是:应急人员可以更快到达现场,信息覆盖面积较大。

至于人们所关心的隐私问题也不必担忧,这项技术并不意味着政府随时会掌握您的确切下落,所有的运作都是以双向确认(opt-in)为基础,数据传送也都是以匿名方式进行的。斯蒂芬?丹尼斯表示,隐私同技术一样重要。毕竟“Cell-All”要想成功,就不能让人们感觉不舒服,这样他们才会在有需要的时候使用它。

多年来,工程师们一直想发明一种可以探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手持设备。从2007年开始,科技署就有了相关构想。今天,在越来越进步的技术帮助下,正积极为其下一步研发计划筹措资金的科技署终于有机会测试这一概念是否可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