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去年6月,当徐智明在中国开设网上书店时,他的全部经营理念都围绕着一个字——“快”。
快书包与中国领先的网上书店当当网(Dangdang)和全球最大的网上零售商亚马逊(Amazon)展开了竞争,承诺在开通服务的城市,将在顾客下单一小时之内将图书送到用户的家中或办公室里。
但是,由于中国与社交媒体的恋情,特别是与类似于Twitter的在线即时短信息平台——微博的恋情,徐智明被迫要以比原计划更快的速度送货。
徐智明抱着营销炒作的目的,在微博上开通了账号。但去年10月,有位用户发言询问,快书包能否把一本书送到他当时所在的咖啡馆里。
“我们按照他的要求做了,那件事促成了我们开始在微博上接受订单。”徐智明表示。如今,来自微博的订单量占到了书店订单总量的40%。
这家网上书商并非孤例。在中国,还有许多个人和公司在利用社交媒体赚钱,人们由此预测,微博等网站将比Twitter和其他西方竞争对手更早赚到钱。
作为微博的出品人之一,新浪已经开发出多种特色,让微博比Twitter更适应商业用途。图片和视频的上传和转发非常便利。被转发的信息形成了一条长线,但其中的图片仍然清晰可见,这种交流方式更便于商业产品或服务的“ 病毒 式”传播。
微博商业化早于西方
专注于社交媒体的广告代理公司——中海互动的首席执行官艾颂表示,Twitter成立4年后才推出第一种商业功能。而新浪微博在2009年8月启动之后,几乎立即就投入了商业化使用。
广告业高管表示,上周在纽约上市的人人网——Facebook在中国的翻版,在2009年就已经超过在线电子公告板,成为中国在线营销领域的中流砥柱。但是微博一经推出,就迅速将两者都甩在了身后。
在中国,旨在帮助小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应用中,微博似乎占有优势。
这主要是因为人人网为了防止滥用和欺诈,在商业用途方面竖起了巨大的障碍。它把每个账号能够拥有的粉丝数目限制在2000个以内,造成这种账号没有多少营销价值,同时每年还要向企业账号收取60万元人民币的费用。
虽然面临种种挑战,但分析人士仍然预期社交媒体能迅速实现盈利。在中国,社交媒体的主要收入来自“公司用户,比如广告费或推广费,而在美国,收入将主要源自个人用户”,总部位于北京的互联网调研公司易观国际的社交媒体专家董旭表示。
尽管和美国用户不同,中国互联网用户不习惯为在线服务或内容付费,但他们对商业化有着更大的容忍度。“他们并不在意页面上有广告。”董旭表示。
将微博用作商业工具的热忱,加之微博的迅猛发展,让人们对微博的前景产生了很高的期望。
微博挣钱新浪当仁不让
过去一年,新浪股价上涨逾260%。但是,新浪75%的收入源于门户网站的广告销售。新浪本周三在美国公布第一季度业绩时,投资者将认真寻找微博已开始做出有价值贡献的迹象。
徐智明相信,微博定会做出有价值的贡献。他指出,新浪正在对商业工具做试验。新浪的sub-microblog让他可以推广特定的产品或话题,他说,微博上的图书广告可以把用户引导至快书包网站,然后用户可以用微博登录信息在快书包购买图书。
艾颂表示,新浪近来开始在微博上投放大量广告。“他们不得不那么做。当其他人都在用微博赚钱时,新浪自己不可能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