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广大中小股民来说,蓝田股份无疑代表着一份沉重的历史,当年由刘姝威的600字报道所引发的蓝田股份风波曾深度震惊了股市内外,近百股民向蓝田股份索赔,数月后蓝田股份包括董事长在内的1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均遭调查,而蓝田股份也因此更名为ST生态。最近又有新消息传来,蓝田股份39亿欠款去向成谜,引发了投资者对瞿兆玉谜团的高度关注。
蓝田股份疑云持续数年
现在可以确认的是,瞿兆玉在蓝田股份的组建与上市过程中,均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度让蓝田股份成为股市的明星股,然而由于一份调查报告的出场,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的刘姝威拍案而起,一篇600字的报道发布在《金融内参》上,由此引发轰动一时的蓝田股份风波,蓝田在监管层压力下,很快成为历史名词。
对于蓝田股份来说,更为致命的隐患还在后面,来自专业财经媒体的报道称,蓝田股份涉嫌业绩造假金额高达10亿元,而蓝田股份所欠银行贷款的总数曾一度高达30亿元,处于明显的资不抵债状况,其欠款去向也一直是公众所关心的问题,成为蓝田挥之不去的疑云。
神秘投资者踏足蓝田重组引39亿债款去向谜团
在蓝田股份的债务重组中,相关投资方面通过对过往财务资料的调查发现,蓝田股份通过神秘运作手段,18亿政策资金及超过39亿的债款均已不知去向,成为一笔说不清的糊涂公案,也为后来的债务重组埋下了隐患。
目前由于多家投资集团的介入,公众再度关注起蓝田股份的近18亿元的政策资金和39亿元的举债到底落在何处,同时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公众强烈关心的,究竟出于怎样的原因,相关方面拿公众的蓝田股份去给蓝田总公司担保30亿元,最后让股民买单,造成国有资产巨大损失,这笔帐要究竟怎样清算才能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案呢?
由于蓝田股份对当地的重大意义,目前当地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接洽多家投资集团,希望通过债务重组方式,将蓝田身上的债权置换成股权,从而既保证了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又可以让蓝田甩掉ST帽子。而这一目标能否实现,最终取决于蓝田股份是否能这39亿欠款的来龙去脉大白于天下呢?对此,公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