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胡马”激辩契约精神 企业学点啥?

   时间:2011-06-15 09:33:02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马云急了!从身在美国时就与胡舒立夜谈——短信交谈了2小时,到回国后两人继续沟通;再到14日下午在杭州就“支付宝股权转让风波”与媒体见面,直言不欢迎“剧作家的评论”。可以看出,这个一向看起来温文尔雅的互联网大佬非常焦虑。

马云有理由急。多年来,他苦心经营两个“帝国”:一个是阿里巴巴,一个是商业教父。他无论走到哪,言必谈创业、责任和契约。可以说,正是遵循这样的商业伦理、商业精神和价值观,才有阿里巴巴的辉煌。

回到“胡马之争”上,即便胡舒立没有站出来,我想同样会有其他人站出来纵议一番。其实,已经有人指责马云转移支付宝之举不光明、不光彩。真相如何,马云清楚,旁观者也清楚。说到底,“胡马之争”的由头是支付宝之争;而支付宝之争,则是一枚多棱镜,既映射出了马云及其团队、雅虎、软银这三者之间的利益博弈,也照射出了央行在第三方支付牌照上的虽明确却暧昧的立场。

当然,将支付宝纳入自己控制的企业名下后,马云也承认,“这(转移支付宝)是个不完美的过程,但却是唯一正确的决定。”马云之所以说出“唯一正确”,是因为他比谁都清楚支付宝之于阿里巴巴的重要性,还因为他对央行政策的把握与吃透。而又称“不完美”,则说明马云也很清楚,转移这一行为本身以及转移的过程受到太多诟病和争议,而转移后,无论是雅虎还是软银都不会善罢甘休。

“胡马之争”的结局如何尚不得而知,但很显然,两者其实存在着最大公约数。其一,都信仰和捍卫契约精神。胡舒立不能容忍“国内外深受尊重、被视为中国企业家标杆人物的马云”不具备契约精神,也不能容忍“中国引以为豪的成功企业阿里巴巴”具有“负示范作用”,“可能直接影响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公司的信任,形成大范围的‘支付宝折扣’”。马云则坚称,“假如没有契约精神我们能走到今天?”这是两者的共识,形成了共识也才能深入交流。事实上,放眼现实,有太多的企业罔顾契约精神,这貌似是企业的软肋,实际上是企业长远发展的致命伤。没有契约精神,或者缺少契约精神,哪怕你曾经多么坚守契约精神,而在发展中有一次践踏契约精神,美誉度都会下降。

其二,都愿意开诚布公。日前,胡舒立表示,“我们前天夜里的交谈,我们能略整理后发表吗?”马云则表示同意,“当然可以发表。”把交流和争执放在桌面上,坦坦荡荡,开诚布公,吸引公众参与和深入讨论,这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伦理之一。不做小动作,不泼脏水,不求助权力,这是“胡马之争”带给人们思考的亮点。当我们看到某奶企深夜砸钱,要求媒体撤稿,看到一些竞争对手在网上互相攻讦,甚至雇佣公关公司污蔑对方,就可以知道开诚布公的稀缺和可贵。

其三,都反对拿民族主义说事。但凡见识过娃哈哈与达能之争的人,也许都对宗庆后高扛民族主义大旗、鼓噪国人陷入狭隘民族主义的做法十分不屑。而在“胡马之争”中我们看到,马云一再强调,“我是娃哈哈事件的最大反对者”,“(转移支付宝)是安全问题而不是民族问题。”而胡舒立也反对将支付宝之争泛政治化。这是两人共识的契合点。其实,不是不能讲民族利益,也不是不能谈国家安全,支付宝尤其能够体现这一点,但是民族的归民族、法律的归法律、道德的归道德,这些不能混为一谈,否则必将弄巧成拙。

此外,马云指责胡舒立“在基本事实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开始评论了”,“不欢迎剧作家的评论”。然而,即便胡舒立未能掌握足够确凿的信息,文章过于尖刻,但需要追问的是,谁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事实上,从马云悄然转移支付宝这一过程来看,遮蔽信息的恰恰是马云,而且受遮蔽的包括雅虎和软银。马云称,“做事的三个原则:一是100%合法;二是100%的透明;三是必须可以让公司持续健康地发展。”这三个原则真的得到遵循了吗?

支付宝最后的命运是什么,尚需观察。但“胡马之争”应带给人们更多的思考。“胡马之争”并非只是单纯的口舌之争,实际上包含了太多的时代命题,野蛮生长的互联网确实更需要坚守商业伦理、契约精神,确实更需要开诚布公、坦诚交流,也确实更需要遵循法律和基本的游戏规则。有句古诗说的好,“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之争”应寻求更大公约数,回到原点,达成共多的共识,以推动互联网、企业健康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