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24日早间消息,美国互联网数据分析机构comScore周二在芝加哥一家联邦法院遭遇了隐私侵权诉讼。原告方称,comScore窃取了用户的机密信息,包括密码、信用卡号码和社会安全号码等。
这一集体诉讼代表了两名下载过comScore软件的用户。诉讼称,comScore的软件扫描用户计算机中的所有文件,并修改计算机的安全设置。诉讼要求禁止comScore的多项行为,并根据美国的电子通信隐私法寻求损失赔偿。
comScore会收集下载其免费软件的用户数据,而用户在参与comScore的项目后将有机会获得奖金。comScore向全球超过1800家企业出售数据分析报告,包括百思买、Facebook、微软和雅虎等。
这起诉讼指出,comScore的软件会扫描用户电脑中所有可以获取的文件,以及同一网络中其他用户的文件,并将这些信息发送给comScore。对此,comScore发言人安德鲁·里普斯曼(Andrew Lipsman)表示:“我们已评估了这起诉讼,并发现这起诉讼在事实上完全不准确。comScore将积极为自己辩护。”
随着用户在互联网上从事越来越多的活动,例如购物和办理银行交易,隐私保护组织正越来越关注互联网公司的数据收集行为。去年,谷歌街景地图汽车由于错误地收集未加密WiFi网络中的数据而遭到强烈谴责。
comScore已经在其premieropinion.com网站上提示称,该公司的软件将会监测用户的所有互联网活动,包括网络购物的购物车,在线填写的表单,以及对网络帐户的检查等。
comScore的提示显示:“我们将会自动过滤机密的个人信息,例如用户ID、密码、信用卡号码和帐户号码等。我们可能会在不经意的情况下收集到这些信息。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将在数据库中删除这些信息。”
在2008年的一篇博客文章中,comScore董事长吉安·弗古尼(Gian Fulgoni)表示,在安装数据收集软件之前,该公司将会征求用户的同意,此外comScore也不会向客户提供个人识别信息。
ccomScore的数据在媒体报道中被广泛采用,以反映消费者对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服务的使用情况。该公司最大的客户是微软。在comScore去年1.75亿美元的收入中,微软的贡献达到11%。新闻集团和汤森路透等媒体公司也是comScore的客户。不过这起诉讼并未将comScore的客户列为被告。
根据起诉书,comScore通过在网站上的广告来吸引用户。此外,该公司还通过一些不知名的附属公司来推广其软件,并进入到数百万用户的计算机和网络中。起诉书称,comScore的软件集成了免费的屏幕保护程序、游戏和其他应用,但没有给出适当的通知。
当软件被下载之后,该软件将会修改用户计算机的防火墙设置,并获取完全的控制权,能够修改计算机中的任何文件。而一旦软件被安装,卸载将非常困难。
原告的代理律师杰·埃德尔森(Jay Edelson)表示,他的律师事务所早在2010年7月就开始调查comScore。(邱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