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iPad热销之时,作家维权联盟向苹果公司维权也同时成为热点。据新华社报道,国家版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苹果应用商店确实存在盗版侵权嫌疑,但尚需相关部门确认后才能作出最终判断。
多名中国作家和出版机构发起的作家维权联盟,于去年声讨百度文库侵权后,现又把矛头对准了苹果公司,并提出超过千万元的索赔金额。从目前进展来看,维权方只是对苹果公司提出申诉,并未进入诉讼阶段。主管部门对这起维权事件,表示了一定的支持。事实上,苹果应用商店部分文学作品存在盗版行为,大家都看在眼里。
维权方没有立即进行起诉,更多的可能是考虑通过交涉实现共赢。毕竟,一旦进入诉讼程序,不仅要对具体侵权事实进行认定,还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面对强大的苹果公司,以及考虑到国内的版权法规还有待完善,胜负是一回事,维权者有无精力把官司进行到底又是另一回事。何况,在苹果应用商店出售电子图书,是出版的一个趋势,维权方大概也不想轻易与苹果公司闹翻。
所以不妨把维权活动暂放一边,先来关注苹果应用商店的盗版图书何以层出不穷。应当承认,苹果的应用商店是一项商业创新,在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能较好地保障版权人的合法权益。问题是,恐怕连苹果公司都未能料到,这一内容提供模式会形成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
至今,苹果应用商店的应用程序数目已超过50万款,总下载量已突破250亿次,相关应用上架申请更以每周超过2.6万次的速度增长。可想而知,要逐一审查如此巨量的应用程序,需花费多大精力。在这种情况下,苹果公司对盗版申诉回应缓慢、处理滞后,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即便如此,苹果公司应对铺天盖地的投诉,还是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一边不断删除盗版,另一边又出现大量新的盗版内容。无论苹果公司再怎么重视侵权问题,至少在目前,还很难彻底遏制盗版行为。
从这个角度看,苹果应用商店大量出现涉嫌盗版作品,与其运作模式高度相关。苹果应用商店不仅是一个内容提供平台,更是一种商业盈利模式。这一盈利模式的特征是,苹果公司掌握了绝对话语权。苹果公司不仅对上载应用程序进行技术把关,也对应用程序内容进行审核,最后还从程序下载获得三七开的营业收入。这种封闭式运作模式,与苹果公司的产品运营风格相适应,从而打造了一个具有高度技术垄断特征的产品营销局面。也因如此,一旦内容服务出现问题,苹果公司不仅无法轻易脱身,还必须为此负直接责任。
简单讲,苹果商店出现大量涉嫌盗版作品,一方面原因在于其规模增长太快,营销管理和售后服务跟不上,另一方面在于苹果应用商店的运作模式存在若干弊端,目前其负作用开始显现。虽说不必因此否定苹果的运作模式,但苹果公司若不能及时解决上述问题,很可能会面临大量侵权诉讼,也难以从这些涉嫌侵权活动中完全脱身。
在不改变已有运作模式的前提下,苹果可以做的,一是增加人手,加大应用程序内容审核力度,以及发现问题后的响应速度;二是抬高应用程序准入门槛,要求作品上载者必须递交相关版权证明;三是提高违规惩戒力度,要求应用程序开发商预付高额保证金,出现违规行为可罚没并追责。而从长远看,在“后乔布斯时代”,苹果公司将很可能不得不对过去的运营模式进行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