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反智能手机小组:扔掉手机 远离24小时在线

   时间:2012-04-11 16:48:14 来源:搜狐IT作者:胡涛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调查报告,截至去年5月,美国人的智能手机拥有率已达35%,在25~34岁的人群当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8%。在特定的社会阶层,智能手机甚至被视为圈内人的标志。这是否意味着“全民智能机”的时代即将到来?

至少作家泰迪·韦恩并不这么认为。作为纽约“反智能手机小组”的中坚力量,韦恩似乎从不介意他人或惊讶或鄙视的目光,因为在他看来,“拥有与自己的头脑独处的时光”,才是最重要的。

智能手机的失败与伟大

《浅滩:因特网对我们的大脑做了什么》一书作者尼古拉斯·卡尔认为,智能手机的确能提高用户的多线操作能力,然而所谓多线操作通常是在一个心不在焉的状态下进行的,长此以往,用户的持续聚焦及深度思考能力亦将受到损害。

更重要的是,智能手机使得“24小时在线”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常态。所谓“计算机辅助型网上冲浪强迫症”亦有可能出现在智能手机用户身上,唯一不同的是,对后者而言,这一症状有可能“从你醒来的那一刻持续到入睡前”。“我们已失去与自己的头脑独处的机会……任何时候,只要有一秒钟的空闲,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翻开智能手机,希望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

作为一名重度刷屏症患者,作家乔纳森·塞弗伦·弗尔日前不无惊恐地发现,自己居然在“一边查看邮件,一边给孩子洗澡”!这促使他下定决心扔掉那部价值不菲的智能手机。“保持联系固然是好事,然而我们联系的对象却成了毫无意义之事,比如,不断刷新邮箱,删除陌生人的邮件。”弗尔表示,忍痛割爱的最大好处便是,写作时的注意力集中度有了显著提高。

如果说作家的技术恐惧症源于对独立心理空间的需求的话,那么曼哈顿肿瘤学家安德鲁·爱泼斯坦的“反智立场”便是出于对医护伦理的忧虑了。在讨论重/绝症患者治疗方案的会议上,他经常看到“年轻的医生正偷偷察看自己的智能手机”,这令他大为光火却又无计可施。就个人而言,他可不需要“一款应用来告诉自己身处哪个城市或者附近有哪几家餐馆”。对于风行全球的智能游戏比如“水果忍者”或“愤怒的小鸟”,爱泼斯坦更是不屑一顾:“砍水果、弹小鸟?我可没兴趣。”不过,他亦承认,在与妻子外出度假时,偶尔他也会借用对方的iPhone或黑莓手机来查收紧急邮件。

防水防震的反智手机

那么,反智一族会选择什么样的手机?事实上,没有什么比斯巴达式的“钝感手机”(dumphone)更能表达出这种特立独行的姿态了。

比如韦恩的Samsung Convoy,尽管外表朴实,功能更是少得可怜,然而它具备防水、防震、防摔特性,尤其适合野外使用。更多的“钝感手机”走的则是华丽的复古路线,比如Urban Outfitters最近推出一款80年代风手机壳,厚实的底盘令人联想起世界上第一部“砖头”手机摩托罗拉DynaTac;品牌设计公司Yves Behar则是以精致的“旧大陆工艺”取胜,18克拉镀金外壳再配上蓝宝石水晶玻璃镜片和陶瓷顶盖,极尽奢华之能事,55430美元的售价亦令多数人望而却步;由设计师海恩·梅威瑟和迪德里克杰·博克联手打造的John’s Phone仅售100美元,手机背面的内置式地址簿和隐形笔设计可谓匠心独具,尽管它唯一的用途便是接听和拨打电话,连短信功能都欠奉。

“我可不想成为智能手机的牺牲品。”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吉姆·哈里奇认为,大多数手机应用的唯一用处便是浪费生命,而不是创造生产力。更重要的是,24小时在线使得家庭与工作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因此,每当有同事对他的卡西欧翻盖手机嗤之以鼻时,他都会坚定地回上一句:“这可是防水防震的!”哈里奇承认自己有朝一日终将向智能手机“缴械投降”,不过,“我至少还能再坚持一年。”这位25岁的高级评估分析师如是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