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再次因腐败而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其实,作为一个行业的标杆,淘宝的任何一个举动都会牵动人们的神经、涉及无数人的利益。
据零售评论员林尚玉介绍,在很多已离职的淘宝员工看来,随着近三年淘宝的极速扩张,很多淘宝原有的价值观已经有名无实了。更有曾负责产品技术的前淘宝员工称,现在淘宝已经形成了以淘宝小二牵头的集体腐败,并且把其他的相关部门也都卷进了这个利益链中。
除了一言难尽的腐败问题,在林尚玉看来,淘宝的公关过于喧哗了。无论是出现了经营层面抑或行政层面的问题,淘宝公关都会出来试图掐灭所有不和谐的声音,这使得淘宝的公关成了一种“负资产”。他认为,企业规模与外部环境,向来有一个博弈和平衡,内部治理也有不尽如人意处,但如果总有公关部左冲右突、顾左右而言他,是很可怕的。
从2003年5月10日至今,淘宝网经历了9年的发展,业已成为亚太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并覆盖了中国绝大部分网购人群。而随着平台交易额的快速增长,一个有着几百万个卖家的平台,一天上亿的流量,每秒都在发生的交易,这些商业化的行为背后难免有利益挂钩。
“在快速过程中,问题是可以被掩盖的。”创新传媒创始人申音认为,一旦速度降下来,没有爆发式的增长后,问题就会暴露出来。据他介绍,淘宝的流量在过去6个月内已经没有明显的变化了,在中国的C2C市场,淘宝已经长到了一个极限。因此淘宝需要改变其商业模式,否则未来是会出问题的。“一个公司太大了,就呈现出一种失控的状态。”
中国是否存在真正的电商?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的本质在于机器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中自然推出了热点。这一观点推广到电商领域便可理解为,一个真正的好产品不需要推荐,购买的人多了,便形成了口碑,加速了推广。而按照这一标准,包括京东、当当以及淘宝商城都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电商”。
但申音并不认同这一观点。在他看来,沃尔玛已经开始通过自己的卫星来控制全球的物流系统,但苏宁国美还在搞商业地产,并且存在价格体系混乱等问题。因此国内的电商只需以苏宁国美作为参照即可,而这也充分说明这个市场还有重新被洗牌的可能。“其实电子商务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也没有那么糟。”
在著名IT评论博客月光博客看来,中国有特殊的国情和政策,如果仅仅应用电商的手段和策略会导致用户数量会比较少,这就可能导致电商不得不选择一些线下的手段去获取用户。
另一方面,月光博客认为,中国的市场环境和美国是不大一样的,从付费等方面来说,整个用户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市场也没有完全发育好。如果一次性投入很多去做平台建设,可能会在竞争上带来一定风险,现在的结构就是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亏损的程度。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商?
而从经营角度来看,全国市场研究协会会长刘德寰认为,中国电商存在的核心问题是他们“不关注人,只关注钱”。这就使得原来在传统行业发家的国美苏宁的思路被抄袭了过来,却没有考虑消费者是怎么想的。这也使得电商变成了一个烧钱的模式,“尤其是团购”。
此外,刘德寰认为,“电商的问题往往总是去仿照别人的模式而不去创造,电商要想发展起来,最核心的一点应返回到最传统的商业当中,关注商业中人们最关注什么,最喜欢什么。”
在刘德寰看来,刘强东和李国庆都是扩大盘子的思维,这些从业者的头脑老是热的。他们始终不明白,在经营模式的不断变化当中,价格永远是最后的。其次就是相信自己的经验,不断试错,不相信研究。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
作为国内第一批市场数据研究者,在谈到电商的数据分析时,刘德寰很遗憾的表示,“电商跟我的接触极少,我跟刘强东聊,他说,我哪有精力做这个啊,只顾着扩张。他们不想,这个东西研究透了,那么我会节省成本提高利润,还能稳固粘性。他只想规模的迅速扩张,跑马圈地。所有的企业对市场研究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但只有互联网行业,对研究的需要就只有一个,我排第几。”
他认为,这种粗放式的盲目发展模式还将持续很长的时间。
而对于电商未来的发展方向,刘德寰认为,“C2C不可控,尤其是质量,b2c可控,可以采用分成制,并且能实现定制化的监控,这是一个商业逻辑。”但是c2c未来一定会存在,这两者是共同存在的,但B2C肯定是一个未来的发展趋势。
而在申音看来,B2C一定不是所有电商的趋势。他认为,商业的发展是交替的,不断去找到更适合消费者和用户的新的模式。对于电商来说,关键是做什么事,并且这个是否满足了买方或者卖方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