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齐鲁大学生软件及外语大赛——李建元同学的故事

   时间:2012-07-10 21:44:14 来源:山东大学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几年来在组织“齐鲁大学生软件及外语大赛”过程中,我认识了许多学校的学生。他们在参赛过程中的优秀表现,不断教育和激励着我,让我认识到这项工作的意义。还让我看到在同学们身上都有一种潜能,只要我们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环境和平台,让他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这种潜能就会释放出来。这不仅让我们这些老师感到惊喜,也让同学自己发现了自己,认识到自己“能行!”,从此对自己树立了信心…李建元同学就是这其中的一位。

1、一个积极热情的小伙子

2007年的夏天,那时正在青岛举办第5届“齐鲁大学生软件及外语大赛”暑期训练营。在这期间我最担心的是学生的安全问题。因为同学来自各个学校,我们对他们都不熟悉,这些学生要到海边玩耍或游泳都不可避免,万一在学生中发生点什么事,都会带来极大的麻烦。所以每天傍晚睡觉前,都在学生宿舍前召集一些同学参加小会,了解学生情况和布置和安排第二天活动。来开会的同学中有山东建筑大学的李建元同学。初次见到,我感觉他是一个浑身充满朝气积极热情的小伙子。

在训练营期间,我们组织了命题老师和同学见面;组织各个参赛队拿出自己作品和其他团队交流;还组织了专家、企业家和同学们见面;请了上届获奖学生在中国科学院读研究生的孙衍华同学来训练营,给同学们辅导和同学们座谈;特别是我们组织同学们到海尔公司和海尔学院去参观,这让学生开阔了眼界。组织这些活动靠几个老师是不行的,大量工作需要同学协助,让同学参与管理。李建元是主动性很强的学生,由于他有主动性所以他在训练营做了很多事,在训练营结束时被评为“优秀营员”。

在许多场合主动和不主动是不一样的,主动就会获得机会,在训练营期间,我们邀请了许多专家和企业家来到这里和同学们对话。主动的同学能和他们近距离接触,能获得许多启迪和教诲,这是平时在学校里得不到的。训练营有各个不同学校的同学,大家在一起,主动可以获得和一些优秀的同学交往机会,交流中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也会让自己思想变得积极活跃起来。这一点许多同学认识不到,习惯听老师或领导的安排,如果领导没有说,自己不知道怎么干。这可能是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和李建元同学的交谈中得知,他们团队只有他一人来到青岛,其他队员都在济南。他和济南的团队成员一直保持联系,介绍训练营情况,特别是一些外校参赛队的优秀软件情况,以及他们的优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他们团队在学校附近的农村里租了间民房,队员都吃住在那里。这引起我极大的好奇,就产生去他那里看看的想法。

2、他领导的团队在暑期实实在在干了一场

训练营结束后我回到济南,在同他联系之后去了山东建筑大学。这个学校位置比较偏僻,在济南市区东部,我坐公交车来到学校附近的车站。李建元同学事先在公交车站等我,然后他领我走了很大一段路,来到学校旁边的一个村庄,进村后又转了几个弯到了一个农家小院。他们工作室在一间偏房,屋里非常简陋,有个桌子和一张简易床,桌子上放着两台计算机。屋里没有空调,有一台电风扇。

我到了之后,李建元又去把另外屋里的两个女生叫来。我的到来让同学们都很高兴,我对他们说了一些鼓励的话,对于他们勇于拼搏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表示了赞赏。

他们舍弃学校的高楼和明亮的实验室,而来到这简陋的农房,我想是为了得到一个自主支配的空间和相对安静的环境,能够把团队同学集中在一起。达到相互交流和充分利用时间,使他们可以不分昼夜的在这里边讨论交流,边搞设计。发挥出团队合作的力量,设计出优秀的软件。

李建元做过班长和院学生会主席,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在组队的时候,他就考虑吸收不同特长的同学参加,还特别到艺术学院找美工优秀的同学参加他们团队,以弥补他们在这方面的不足。这个团队成员各有特长,各自的优势在队长的协调下得到充分发挥。设计中经常会有激烈的争论,但最后比较合理的方案被采纳,为了设计出一款好软件这个共同的目的,争论并没有妨碍团队之间的关系,而是得到加强,大家觉得谁也离不开谁,团队做到了单个人无法达到的结果。

随着设计的进展,软件的功能在加强,性能也越来越好。这时上交软件设计作品的时间也越来越近,同时又觉得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他们分头各自忙着属于自己那份工作,天气的炎热,工作的疲惫都抛到脑后。特别是队长更要想到方方面面的事情,真是忙的不可开交。

上交作品期限的最后一天,李建元带着完成的作品去了“大赛”组委会(在山大齐鲁软件学院),他带去的已经不是简单的作品,而是全队同学们的心血,是大家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交给组委会后,他绷紧的神经一下放松了,身体的乏劲也上来了,在回校的路上,他在公共汽车上不知不觉睡着了。这一觉竟然在车上睡了3个小时,他实在太累了……

李建元他们团队的五名同学合影

这个夏天他们付出了很多,但他们得到了更多。队长的付出比别人多,而收获也是最多的。在青岛举办暑期训练营期间,让李建元开了眼界,在那里和企业家及一些优秀的同学交往,他内心产生了一股涌动的力量。回学校后,他带着不甘落后的心理和团队成员奋战了一个暑期,使尽了全部精力,实实在在干了一场,设计出了比较理想的软件,从中他也看到了自己的潜能。

要想做出一点成绩,就得准备吃苦,而且要不怕吃苦。“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正是李建元团队成员吃了这份苦,才为他们今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过后再回顾这段经历,就会觉得当初吃的这点苦,成为以后取得成绩的积淀,这些付出是非常值得的。

在提交软件作品之后,李建元同学还向组委会申报“优秀参赛团队奖”。以前组委会没有颁发过这种奖项,也没有设置过这个奖项。

因为我以前曾经说过,我们设置的奖项不一定就能包括了所有情况,如果有人认为在“大赛”中有特别优秀的表现,可以提出申报。李建元同学太爱这个团队了,太爱和他朝夕相处的其他4个成员了,他们之间已经结成了深厚的友谊。他为这个团队自豪,觉得不能不申报这个奖项,并且提交了团队的“管理文档”,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博翱宝典”(他们是博翱团队)。里面有团队人员的时间安排和分工;团队管理措施; 21次团队会议纪录等等

组委会开会对他们团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同意给他们颁发这个奖项。

我们在组织这个比赛时,最初就有一个严格的规定,要求参赛学生必须以团队参赛的形式报名参赛(我记得这是徐群博士首先提出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规定。让学生们在整个参赛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共事。我发现在以往比赛中,许多团队在最后没有按规定时间完成软件设计,不能上交他们的作品。分析起来许多不是技术问题,主要原因是团合作出了问题,而这之中又多是队长出了问题。

参赛的这段生活,给了李建元很多很多。不仅是他们设计出了一个好作品,更主要是让他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方向,不再去追求获得一个好的分数,而是主动挑战自己,去做好一件值得自己去做的事情。他在总结中说:这个夏天,开始重新审视自我,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对今后的人生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

以后他所做的几件事就是这样。

3、他做了《雏鹰展翅-2007》编辑

李建元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是学院《E路同行》报的主编。当他看到上届“大赛”的《雏鹰展翅-2006》文集时,其中许多优秀的文章曾让他羡慕不已,他羡慕那些能参加“大赛”的同学,也羡慕文集的编辑。

在“训练营”期间他认识山东大学张莉明同学,张莉明是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山大报”的优秀学生记者,也是《雏鹰展翅-2007》的编辑。李建元也想做文集的编辑,他得到了张莉明的首肯。经过张的推荐及他本人申请,我同意了他作为张莉明的助手参加文集编辑工作。让一个工科学生参加文集的编辑,是一次尝试。

这项工作使他从一个局部参赛团队视角看“大赛”,变成从整体视角看“大赛”。他要采访像徐群博士(济南高新开发区副主任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主任)等一些高层领导管理人物;要和许多专家和命题老师打交道;要接触为一些优秀获奖团队的成员,向他们约稿和审稿,校稿还要跑印刷厂。

在这过程中他开阔了眼界,看到一股强大的志愿者力量,并深入思考这项活动所体现的奉献精神。

编辑文集的时间是紧迫的,必须要在颁奖典礼之前完成,经常工作到深夜。文集编辑又是一个细活,他从文学功底很强的张莉明同学那里学到了很多,那就是仔细、认真和责任心。

当他拿到印刷精美的《雏鹰展翅-2007》文集时无比喜悦,它记录了他2007年这一年的经历和收获的喜悦。里面收录了他的4篇文章,文章固化了他这段人生经历。他感激“大赛”,感激老师,感激和他并肩战斗的同学。

4、他参加了“获奖学生巡回报告团”

“大赛”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一届参赛学生都是新人。报名时他们对“大赛”情况并不熟悉。因为“大赛”的主办单位是科协,不是高校的上级单位,不能向学校下发红头文件让他们组织学生参赛,因此宣传工作要靠我们自己,这个是很重要的。

我们想出了一个好的办法:这就是组织上届获奖的学生组成“巡回报告团”到各个高校,展示自己获奖作品,谈自己的参赛体会,面对面向同学宣讲,实行起来效果很好。在每年的3-6月份,报告团到全省各地高校去,这项任务很重需要。

李建元在2008年参加了巡回报告团,除了去济南市的一些高校外,还去了济南以外的一些高校。他后来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研究生,在他报到之前,2009年“大赛”组委会又让他带队去了烟台、威海、滨州几个城市的高校。两届他总共去了9个城市,30多个高校。是我们组织巡回报告会中,学生参加报告会场次最多的一个同学。

我曾和他一起去过日照、潍坊、莱芜、临沂等外地高校,一路上我们吃饭、住宿和参加报告会都在一起,这期间看到他和许多同学在不断进步。有些情况虽然过去几年了,现在还能记忆犹新。

那次去日照,第一站是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我们在火车上坐了7个多小时,到日照已经下午2点多了,因此报告会定在晚上。下午我们参观了一下校园,之后我回宾馆里休息了。作为队长,李建元带领同学们去了报告厅,准备晚上的会议;联系日照地区的获奖同学,让他们也参加到报告团来,给他们分配任务;把带来的资料带到会场,调试好报告团成员的演示软件;把我们带来的笔记本电脑和那里的投影仪相连接起来等等。队长要考虑的问题更多:安排软件和外语同学的出场次序,布置每人讲话时间;考虑整个报告会中各个环节“串词”等等。哪一点小事处理不好,开会时会就会出问题,甚至要“卡壳”。如何把报告会组织活跃起来,还要考虑更多,所以真正组织好一场报告会是不容易的。

晚上报告会进行的很顺利,那里的同学对报告团非常热情,会开的很热烈,他们向报告团成员提出了许多参赛中的问题,都得到了恰当的回答。报告团的成员受到了热烈欢迎。报告团的每个同学都有受到尊重,当成他们学习的榜样,会后个个都激动不已。

晚上我早睡了,李建元及其他同学精力旺盛,回宿舍后进行总结。分析今天报告会每个人的优点和不足,并明确下次报告会改进地方,这种总结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天上午,我们去了日照职业学院,下午去了济宁医学院(日照校区)。学校不同,报告团的安排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内容和人员安排都有一些变化,我看到他们每一场报告会,都有特点,都有提高。

这天晚上应学生家长的邀请,我们去了日照灯塔广场和阳光广场。海滨的特色建筑以及周围绿色的树木,在各种彩灯辉映下显得格外美丽。旁边是大海,海水波浪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傍晚这里游人很少,我们似乎来到一个梦幻的世界,同学们个个兴奋不已。到外地组织报告会,我们尽量让同学们利用这个机会到当地一些有特色的地方看看,增加他们的见识。

李建元参加巡回报告会经历了许多个“第一次”。第一次看见大海;第一次到一些耳熟但没有去过的城市和大学;第一次主持那么多人参加的会议;第一次和一些院长、专家、企业家在一起近距离的接触和就餐…

李建元当队长和同学们来到一个城市,经常要连续地组织几场报告会,让他体会到同样的报告团成员,因为他组织方式的改变,产生不同的效果。从中看到“组织的力量”。于是他把组织报告会当作一个课题和设计来做,让每次报告都有特色,而不是千篇一律。当报告会上采取一些创新的思路,以及相应配套措施后,报告会上就会看到效果。这过程让他看到了创新带来的进步,在他内心产生一种说不出来的快乐。

报告会结束时我们要求每个报告团成员要留给同学一句话:李建元常留的话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敢于去想去干去拼搏,任何事情都会成功!”。这也是他对自己参赛过程的总结。

我觉得许多参赛同学如果没有参加巡回报告团是一个缺失。报告会让他们反复思考自己参赛的收获,这像反刍咀嚼一样,充分把食物(收获)消化,并当着众人大胆的讲出来,促使他们主动和同学们沟通。能到许多学校走走看看,扩大自己眼界。参加报告团可以获得在学校里学不到东西,特别是培养了他们的交流能力。

5、他成为南京邮电大学的研究生

李建元进入大三后,这时许多同学开始考虑毕业后的打算,面对是就业还是考研,他选择了考研。因为在大二参加青岛暑期训练营时,他和中科院的研究生孙衍华同学曾有深入交谈,她让李建元有了更高的追求。基于自己的特长他决定选择报考“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这对他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他们宿舍只有他一人准备报考研究生。所以他其他同学的作息时间安排不一样。但是没有人能够打扰他给自己的安排。同学们在宿舍里半夜打牌的时候,他就躺在床上思考白天曾所做过的题目或者听听英语,锻炼自己的听力,计划着明天安排,这样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许多同学做事开始下了很大决心,但时间一长往往就是坚持不下去。但是李建元“能管住自己”,能做到按自己的计划行事。准备考研期间,他没参加缴费考研辅导班。没有打乱自己正常生活,而且还挤时间参加了获奖学生巡回报告团的一些活动。这些虽然也占去他一些时间,但也给他了许多。在他研究生复试时,这段经历和锻炼就起了一定作用。

考试成绩公布了,他的成绩不好也不坏。可以录取但需要交学费。作为农村出来的孩子他不想在读研究生的时候,还要父母给他缴费,于是他选择了调剂。

后来他接到南京邮电大学招办的电话,他被调剂到管理学院。下一步应该是准备复试了。

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历史上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它身处长江三角洲,经济、文化、教育都相当发达。能来这里读研,李建元充满着期待。

可是“好事多磨”,几天后接到电话:调剂系统已经关闭,工作不能进行。这突然的变故,让李建元感到茫然,就像“煮熟的鸭子竟然飞了”。李建元决定立即赶去南京邮电大学,他这一次努力非常有成效。

1)他调剂到南京邮电大学经管学院的事得到认可;

2)参加了复试,尽管有门课程他没有学过,但同学帮他借来资料,他利用三天时间,掌握了书中核心内容,达到了基本要求,复试最终通过;

3)面试过程表现优秀被经管学院院长看中,他成为了院长的研究生。

他的目的全都达到了。经过这个过程,让他知道来之不易,更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也让他更加喜爱这所学校和这里的一些老师。为此他特别在校园里照了张照片,作为对这个过程的纪念。

李建元整个考研过程中几个关键环节把握的很好,值得总结和学习。他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并有计划的进行准备,克服了外部环境一些不利干扰,能“管住自己”按自己计划行事;在录取中出现变故,他决然连夜赶往南京,争取到校友的帮助;主动介绍自己,得到学院认可;复试准备得法,三天复试顺利过关;面试表现优秀,准备资料充分,得到院长赏识。这些似乎也是必然,因为他具备了这方面素质。

有位专家说:一个人的“成就”,是许多原因造成,归纳起来主要取决三个方面:第一是掌握的知识和学习能力;第二是沟通能力与人交往和整合资源的能力;第三是把握机会的能力。而且这三者的关系不是相加而是相乘的关系。

我们许多人对知识的积累(从小学到大学)都比较重视,但多是记忆性学习,而忽略了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李建元的自学能力很强,在复试中发挥了作用。

我们今天的大学生,许多人不善于和别人沟通。不善于介绍和推荐自己。而李建元不是这样,在参加巡回报告会中,他得到锻炼并有好的表现。因此到学校后争取到校友的帮助节约了时间,在答辩中语言精炼、准确把握并很好的推荐了自己,并得到他们的认可。

李建元在关键时候决然赶往南京,这是他能把握住了机会的表现。能把握机会的人往往是自信的人。他在大学期间做成的许多事情,锻炼了他处理事件的能力,培育了他的自信。可能他自己还没有意识到,所以事后他说:复试的过程完全是我从地狱向天堂艰难爬行的过程。

这过程是他完成了本科向研究生的跨越,更重要的是这个经历成为他的“人生财富”,他又进一步收获了信心。

6、他把物联网命题带到“大赛”中了

李建元从山东建筑大学到南京邮电大学,环境有很大变化。在这里他感受到江浙地区的富饶,人们思想的时尚。特别在当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南京邮电大学这里师生对信息技术的敏感程度和追求,这一切都让他惊喜。他似乎来到一个新天地,他决心在这里充实和提高自己。

物联网在国内刚刚兴起,许多地方对物联网还停留在书面上和口头上,南京邮电大学成立了物联网学院,他们已经远远走在前面。李建元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出于对“大赛”的情感。他向学院领导介绍山东这里举办的“齐鲁大学生软件及外语大赛”,并希望他们也参与到“大赛”中来。最现实的办法是参与命题,引导同学们关注这个问题,使山东的参赛学生能得到南京邮电大学专家的指导。

他给我发来邮件,问我可不可以请南京邮电大学老师为“大赛”命题,是关于物联网的题目。我回答说完全可以,因为这对学生有利,可以开拓一个过去没有涉及到的领域,而且这个领域有很大发展前景。这个课题今后可以连续做下去,但题目出的要适当,要便于学生比较容易的切入进去。

他主动和命题组长刘方爱教授联系,经过反复几次磋商,2010年第8届“大赛”公布了由南京邮电大学卢子芳教授和翟丹妮教授的命题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赛题得到了高校学生的欢迎,报名团队有60多个。李建元作为命题组辅导老师也参加进来,对选择该题目的学生进行辅导。

卢子芳教授是院长,翟丹妮教授是系主任工作特别忙。辅导学生的工作主要落在李建元身上。他学习过去指导曾指导他的老师那样,工作认真负责。多次抽出时间来济南代表卢院长参加命题老师会议,频繁来往于南京和济南之间。

根据“大赛”组委会规定,学生上交作品后需要进行初评、互评、复评,按一系列程序走,最后还要组织决赛答辩。这是使评审工作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的有效手段。防止社会的一些搞“暗箱操作”不良现象出现。让参赛学生知道这里是一片“阳光绿地”,放心去比赛。虽然繁杂一些,为了对参赛学生负责还是值得的。

那时李建元正好在江苏镇江出差,白天工作非常忙做项目,晚上来处理比赛的事情,搞了好几个通宵,最终导致在10月20日左右身体出现状况:颈椎劳损,没有办法只能在工作的同时,到医院进行了两天颈椎牵引和按摩治疗,颈椎好转后坚持如期举办了决赛。

在软件这个行业里工作,突击完成任务,出现加班加点情况,是很难避免的,所以要有健康储备。关键时候要“冲的上去”,但是任务完成之后休息要补上,不能透支健康。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李建元做到了。

这个赛题的决赛如期在南京进行,李建元作为东道主高兴的为来南京同学服务。决赛中参赛同学表现的非常优秀,甚至出乎命题老师的预料。一些企业领导也来参加答辩会,会后主动邀请一些学生留下,到他们企业里工作。

李建元自己的工作也没耽误,他参与的项目运作的很好,从客户那里拿到了第一笔回款:20万。

到2011年,题目做了简单调整后,继续成为第9届“大赛”软件命题之一,报名参加这个题目的团又有增加,有90多个。南京邮电大学也有学生组成团队参与进来。李建元继续参与命题的辅导。这个过程他既要顾及自己的学习,又要忙于辅导。但他精力充沛,热情面对这一切。

2011年7月在青岛科技大学, 李建元给青岛地区的参赛学生辅导

在辅导学生过程中,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他对物联网有关问题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学生提出了一个个各式各样的问题,逼着他去学习有关物联网许多问题,并促使他经常向卢院长及翟主任请教。在这过程他仿佛从学生身上看到自己以前的影子,感受到从学生到老师位置变化,更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他在一篇文章中说:我的大脑里面“沉睡的巨人”仿佛被唤醒了,一发不可收拾,参加软件大赛是我的转折点,真正给了我一个平台,给了我展示自我的空间,所有同学都是平等的,但是需要你自己主动的去发掘、去利用、去反哺、去再利用,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

7、他将飞的更高

我认识李建元同学5年了,5年中我看到他一步一步地成长。

李建元家在农村,从小在农村长大。父母都是农民,家庭环境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他是一个思想活跃勤奋的学生,他身体健康、爱好广泛、喜欢文学。参加“大赛”使他能自己把握自己,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他的内在潜能得到了释放。

2011年7月10号,李建元从南京到济南参加命题老师进校园活动后来看我

报名参赛可以根据自己情况任意组队,题目也可以自由选择。软件设计没有具体的标准,可以任意发挥。参赛的过程发挥团队力量, 共同合作才能很好完成。作为队长他得到了锻炼,他要调动每个队员的积极性,要坚持原则,又要学会妥协。“大赛”这段经历对他以后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赛过程让他发现了自己,发现了他的团队,认识了“大赛”。后来他从一个“大赛”的参与者到服务“大赛”的 “志愿者”。经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他进一步认识了自己。并有意识的去“突破自己”,从中享受“成长的快乐”。

他在组织了许多场报告会后,写的总结这样说:“虽然参加了十几场报告会,但是这一次真正的体会到了自己的成长,会议的注意事项都在我的心中,如数家珍。一点也不紧张了。而是在积极地展现自己,努力的将报告会组织好!任何事情如果没有创新的话都毫无意义。我决定在完成报告的基本任务的基础上,还要办得有特色和震撼力。”他体会到了“创新”带给他的快乐。

他会抓紧时间和利用时间,常在乘车的时候写出文章或总结,在写的过程中可以梳理思路,分析问题,找出方向。他把一些零碎时间利用起来,所以做了许多别人做不了或做不到的事。

他研究生期间,不但正常完成学业和参与“大赛”工作,还做过项目经理、企业经理助理等工作,受到多方面的锻炼和工作体验。现在研究生阶段即将结束,他将毕业走向新的岗位。我们完全相信他在总结这段成长经历的基础上,会脚踏实地、满怀豪情地迈向新的征途。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