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Facebook于上周发布首份季报时,华尔街分析师对这份成绩单并不抱以太大担忧。“整体结果比预期要好。”摩根大通(JPMorgan)写道,将目标价定在45美元。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表示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并将目标价维持在34美元。市场研究机构Pivotal Research Group分析师则表示:“我们对结果很满意;重申‘买入’评级和33美元的目标价。”然而话音未落,Facebook股价就一泻千里。
Facebook股票自5月上市以来的表现又令我们回想起了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灭时的不愉快记忆——一个刚刚上演IPO大戏的硅谷宠儿迅速陷入争议,股价也随之土崩瓦解。而华尔街分析师的表现同样似曾相识——他们乐观的目标价与实际相差千里。据彭博社(Bloomberg)报道,Facebook的12个月共识目标价为35.76美元,而在经历了季报发布后日复一日的暴跌之后,周四,Facebook股价报收于20美元。若要在明年夏天之前达到35.76美元的目标价,它将不得不在8至11月间内部持股进入市场的同时上演一场史诗般的强劲反弹。
在开始为Facebook进行推荐评级时,通常以乐观著称的华尔街分析师尝试着显得慎重一点——以他们自己的标准。其中大多数不得不等到上市40天之后才开始就Facebook发表评论,因为他们所在的银行参与了该上市过程。据《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6月时,Facebook成交价在33美元左右,而分析师给出的平均目标价为37.71美元,略低于38美元的发行价。尽管高盛(Goldman Sachs)等公司分析师建议投资者买入,很多分析师呼吁投资者“持有”,原因是他们认为当时股价估值合理。例如,当股票成交价在33美元时,瑞信表示有“很多值得一‘赞’之处,但估值似乎已完全反映。”然而,可笑之处在于,如今的估值似乎已经过高。
没人知道股价将走向何处,所有人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作出最佳决定。但华尔街对这一热门IPO的共识预期再次彻底脱靶,这又一次提醒我们,自从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灭至今,人们真正学到的教训少之又少。这次不会像上次那样出现一个大规模的分析师争议,但就算是过了这么多年,大多数华尔街分析师仍然不喜欢说“卖出”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