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谷歌成FB上市后最大赢家 社交搜索界限在消亡

   时间:2012-10-17 15:34:43 来源:搜狐IT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10月17日消息,国外科技博客PandoDaily刊发分析文章指出,当今互联网的两大热门领域——社交和搜索——之间的界限正在消亡,谷歌公司更好地利用了这一趋势,而这也正是Facebook上市失利后谷歌股价飙升的重要原因。

以下为文章全文:

科技业新星的生命周期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短。过去,在被新技术打败之前,像英特尔和微软这样的大公司能够主宰行业十数年。而到了谷歌的时代,在它成立刚刚十年、上市刚刚三年之后,人们就已纷纷预测,Facebook将带走搜索引擎的光辉。

有那么一段时间,这样的预言似乎快要成真。Facebook的月度用户数据朝着10亿稳步前进,这家社交网络新贵还从谷歌的搜索业务那里偷走了广告收入。由于搜索引擎优化方面的灾难和谷歌对搜索结果页面持续不断的调整,谷歌的AdWords业务缓慢地走向死亡。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社交媒体意味着人们将更多地通过朋友,而不是搜索来发现内容。

因此,当谷歌股价多年徘徊不前的时候,人们并不感到吃惊,从2009年夏天到2012年夏天,谷歌股价一直在450美元和650美元区间震荡。但从今年6月开始,意料之外的情况出现了:谷歌股价开始上扬,本在本月初达到了774美元的高点。甚至超过了2007年747美元的高点,有人曾认为,谷歌股价再也无法恢复到那个水平。

谷歌股价上扬的起点正是Facebook失败的IPO。Facebook目前的股价相比其38美元的发行价已近腰斩。从Facebook上市当日算起,谷歌的股价已经上涨了18%。事实上,Facebook上市之后,其市值已经缩水510亿美元,而谷歌的市值却增长了超过1200亿美元。

这些数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谷歌市值的增幅已经超过了Facebook上市当日的全部市值。换句话说,谷歌目前的市值相当于4.5个Facebook。而就在几个月前,谷歌的市值才相当于两个Facebook。

你也许会开始考虑,谷歌的上涨在多大程度上是投资者套现Facebook并转投谷歌的结果。去年,在Facebook提出IPO申请并公开低于多数人预期的财务数字之前,人们似乎已经做好了准备,把Facebook视为可以取代谷歌的顶级互联网公司投资对象——在线广告行业稳定、健康增长的代言人。而在Facebook上市之后,谷歌从Facebook手中夺回了王位。

股价的涨跌并非只是华尔街的心病。谷歌和Facebook的很多员工也都持有公司股票或期权,很多希望被收购的创业公司也希望买家的股价能在未来上涨。此外,投资者的情绪也能反映更大程度上的公众态度:谷歌的品牌日益强劲,而Facebook的品牌却走入了低谷。

谷歌股价的上涨并不能完全归因于投资者对Facebook的失望。Facebook带来的威胁迫使拉里·佩奇大胆重塑公司。他对公司的架构进行了调整,以便强化公司所专注的目标。他砍掉了很多功能,把余下的功能集中在谷歌+上。他大力推进了Search Plus Your World战略。他让Youtube变成了一个拥有视频广告和横幅广告支持的大型全球电视网络。他还花了125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公司,不过这一做法的目的目前还不甚明确。

最近,马克·扎克伯格也展开了重建Facebook营收增长的努力,推出了广告交易平台Facebook Exchange,并暗示Facebook将进一步深入搜索领域——而这两点正是谷歌的传统模式。社交网络也许用户更多,但相对于让用户点击新闻流中的广告,让他们点击搜索广告却更加简单。

谷歌和Facebook最新的这些做法都反射着对方的影子,因为随着网络的进化,网络的功能有着融合的趋势。搜索和社交网络原本是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但它们之间的分界线如今却在消失。在这一背景下,谷歌——至少是现在——似乎处于更为有利的位置。市场研究公司eMarkter预测,谷歌今年在展示广告方面的营收将超过Facebook。分析人士估算,谷歌目前四分之一的营收来自移动和展示广告,它长久以来对搜索广告的依赖程度已经大为减轻。

因此,面对谷歌,Facebook的劣势不仅仅是失败的IPO或未来一两年里将面临的挑战。谷歌的优势在于,它在近期强力向消费级互联网应用的各个角落渗透——移动、视频内容、搜索、云端应用——而且在所有这些领域中植入了广告。

不过,消费级互联网应用当中还有一个谷歌并未取得优势的地方,那就是社交网络。相较于在社交和搜索两者之间选择一个下注,谷歌似乎已经明白,哪怕是在同一个网站上,两者实际上是互相融合的。如果事实确实如此的话,就网络的下一个进化方向而言,谷歌似乎比Facebook想得更远。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