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腾讯网主办的九周年系列活动如期在北京上演。作为中国浏览量最大的中文门户网站,腾讯网此次发起的系列活动,旨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探讨与畅想。而活动的成功举办,也完美展示了腾讯网作为大型综合门户网站,应有的平台魅力与社会责任感。
众所周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决定了当今中国思想和价值观的走向,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而关于中国经济模式的探讨,则能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对中国现状和未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藉此,主办方腾讯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出发,邀请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秦晖、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光在现场展开论述。
经济中国策之“有没有中国模式”
许小年认为,中国模式其实是不存在的。“从改革开放到994年、1995年,我们的模式属于亚当·斯密模式,而从1994年、1995年后则属于东亚模式,这都不属于中国模式。
秦晖则认为,存在所谓的中国模式,但它表现在,“中国政府手中资源过多,财政状况已经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而这是一种并不可取的模式。
刘晓光同样认为,存在中国模式,“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大政府、企业自主权全面倒退”即为我们表现出来的中国模式。而这种模式,实际上等同于一种经济上的集权制,也就是通过一些垄断的国有企业分配资源,支撑着一些经济的发展。
而在具体的论述中,与会专家分别从自己的学养、视野,将中国模式慢慢分解成一个契约底线继续改革、开放市场这样一个比较具体的谈论,对于中国模式来说,重要的不仅仅是批判一个制度,而是观察整个市场和整个中国历史给更加积极的正面建议,自下而上的推动中国改革,这是当下中国最为迫切需求的。
文化中国策之“文化就是命运吗”
随之,腾讯网又从“年代碰撞”的角度出发,邀请到了80后歌手邵夷贝、70后南开大学副教授熊培云、60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任建涛、50后导演李杨、40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国平,以及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姚中秋先生共聚一堂,在分论坛的探讨环节中,就“文化就是命运吗?”这一主题展开了精彩论述。
作为80后歌手,邵夷贝的观点代表了很多同龄人的想法。她认为,80后正在追寻文化和价值,需要在探寻的过程中建立独立思考的意识,但当下的年轻人却缺乏这种能力,从而也导致了文化传承中,与时代的背离和冲突。
面对同一问题,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熊培云表示,只有有选择性的对待文化,才能使得文化发挥出更积极的作用:“文化形成过程中带有个人印记,比如《瓦尔登湖》就融合了东方智慧。但梭罗并没有接受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是选择一种抵抗的态度,他的另一种精神即是:不服从,影响深远”。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任剑涛也表示,文化是否能够决定命运,关键在于自身在命运面前的态度,需要根据不同的现实情况来辩证对待。
而导演李杨则认为,文化绝对影响命运。“50后一代在打倒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寻找过程中,从满怀激情到彻底失望,这些经历会影响一代人的命运”。
周国平先生从哲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中国哲学缺乏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和“个人主义”。他表示,中国文化中有一些不成熟的东西存在,尤其在人性的关注方面并没有“觉醒”或“开发”出来。
对此,被业内亲切称为“秋风”的姚中秋先生则表达了自己的不同观点。秋风先生认为,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甚至在现代人的身上,已经看不到传统文化的影子了,因此,我们没有资格反传统,而是应该转而吸收传统文化中最为优美的部分。
从以上嘉宾所述观点可以发现,之所以从“年代碰撞”的角度出发,邀请到不同年龄的嘉宾共聚讨论,正是因为时代和年龄的交锋下,现场凝练出了传统文化已背离于时代发展、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应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需要辩证对待三个观点,让每一位参会人更多的回味与思考。可以说,此次腾讯网主办九周年系列活动,起到了承载交流思想、享受文化的平台作用。而不同领域的学者、嘉宾,对于同一话题所持的不同立场,也让我们看到了思想交锋的激烈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