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网购狂潮之后的疲惫:双十二消费热情下降

   时间:2012-12-13 21:09:48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相对于“双11”前长时间、广覆盖的宣传,“双12”的到来似乎低调得多,更像是网购爱好者的会所式消费。记者调查发现,多数消费者在上一轮购物狂潮后进入休整和反思期,消费热情下降明显。

“双12”未现购物潮

2012年12月12日,因其谐音“要爱要爱要爱”,被网友赋予“告别单身的要爱日”,再次引发网友对网购的关注。但是从目前来看,“双12”的网购有些不温不火。

“买不动了,上月网购狂欢花了我近1万元,现在手头有点紧”,家住北京的张女士说。张女士虽然也在关注“双12”的电商促销情况,但是消费热情明显下降。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分析师徐兴旺认为,“双12”销售乏力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双11”透支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后续销售增长后劲不足;第二是“双12”的优惠力度不如此前大,这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欲望。

此外,“双11”促销留下的后遗症也让网友变得更理性。家住辽宁沈阳的吴世峰在“双11”当天进行了大量的采购,但是在随后的几天就开始了退货。吴先生说,“双11”跟着去抢购有些凑热闹的感觉,钱没省多少,口袋倒是空了,而且有些产品的质量实在不行。买货容易退货难,以后遇到这种促销肯定会冷静点了。

“疯狂网购”带来的不止是利润

事实上,购物狂潮之后随之而来的是退货浪潮,在经历了一段冷静期后,很多人对自己这种盲目跟风消费的行为后悔不已,“过山车”式网购给买卖双方带来满足之外,更多的则是疲惫。

相对于不少郁闷的消费者,也有很多网店经营商表示,集中消费导致快递速度过慢、部分店商产品质量以次充好等问题集中凸显,极大地损害了网络平台的形象。

对此,易观国际产品总监谷熠告诉记者,在他和企业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尽管传统品牌企业在电商大型促销中销量有所上升,但是降价对品牌和价格政策带来的伤害也是严重的,不少优质品牌对于电商的大型促销活动已经比较抵触。

此外,尽管电商平台看似赚得盆满钵满,但实际上也是赔钱赚吆喝。上海万擎商务咨询有限公司CEO鲁振旺指出,造节对平台产生的杀伤力也很大,首先是平台用户体验多数不是很好,其次,节日当天产生的销量看起来很大,但是对平台的收入贡献很低,影响了后续广告收入和其他收入,明年这种造节行为会有所淡化。

如果“造节”让大家都很受伤,为何还会如此盛行?艾瑞电商分析师苏会燕分析,“造节”产生的销售高峰是非常态的,尽管不可持续,但这是对市场的有力刺激,让网购这种消费模式深入人心,相关行业的运营水平也在极端情况中得到锻炼,各大电商平台更是由此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电商服务将成焦点

相对于“双11”网购狂潮,电商对“双12”似乎更加冷静。记者浏览淘宝、京东商城的主页,为“双12”造势的促销广告也稍显不足,淘宝更是打出了“没有5折,不代表没有选择”的宣传标语,低价不再是“双12”的焦点。

事实上,在经历了“双11”的网购狂欢后,各大电商在享受成果的同时,也深感消费者“双12”会出现购买乏力和对“造节降价”的麻木,纷纷在原有降价促销的基础上,更注重创新营销模式来赢得网友的青睐。

据了解,在准备“双12”时,淘宝网改变过去活动招商、层层筛选的做法,向所有商家“零门槛”开放,将营销活动的主导权交给了卖家。买卖双方通过“议价”方式决定商品价格,实现了卖家与消费者的沟通。这样一来,“双12”的淘宝成了中小商户的舞台,统计显示,今年参与“双12”的九成为星级和钻级的中小卖家。

淘宝网店“圆-能量铺子”老板汤思捷告诉记者,与过去降价促销相比,这种议价模式增加了我们和消费者的互动,增强消费者对网店的了解,有利于网店通过个性化营销模式提升网店的知名度。

苏会燕告诉记者,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购物需求是持续存在的,这意味着造节活动还是有市场的;但是从长期来看,更平稳、更常态化的销售势在必行,这对于提升电商平台的运营、服务和盈利水平更为有利。

徐兴旺认为,随着我国消费者网购经验的丰富,对消费体验、商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价格将成为考虑因素之一而不是全部;对于电商而言,2013年将迎来行业洗牌,对更加成熟的电商而言,价格战可以打,但更重要的是提升综合服务和消费体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