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移动上网设备数量激增 互联网该如何泄洪?

   时间:2013-01-12 11:06:46 来源:腾讯科技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据国外媒体报道,本周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展出的mobile-ready电子商品令人眼花缭乱,但其背后的问题却若隐若现:如何让支持这些无线设备功能的网络稳定高效的运行。比起你在赌城所见到的展示,匹兹堡、洛杉矶、加拿大新不伦瑞克、新泽西等实验室正在研究的潜在的解决方法少了些许的炫耀。

upload/2013-01/130112111778401.jpg

 

根据英特尔的评估,最大的挑战在于将互联网进行彻底检修,使之更好地处理网络互连设备的洪流,预计到2015年互联设备数量比起今天的50亿将增长到150亿,他们中大部分都会是移动设备。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们设计了互联网,用它来分配数据给接在单个网络上静态PC的固定地址,但时至今日,互联网连接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小工具。这些小工具能在不同地方快速移动并连接了诸多异构网络。

随着基础网络已经重新设计并增强性能以为新技术开路,一些棘手的低效率以及安全问题也出现了。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家Peter Steenkiste表示:“没人真的希望多加一个或者几个设备就会让网络奔溃。但我却感觉这更像是一个复杂性的蠕变问题。”

在过去几年,基础的新网络设计已成形,得到NFS(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0年启动的FIA(Future Internet Architecture)项目的支持,并正在美国大学间进行测试。关键的想法是网络应该从最近的位置获取数据而不是从固定的地址处的某数据中心索取数据。

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Lixia Zhang指出:“今天我桌上有一台智能手机、一台平板电脑以及一台Mac电脑。想要在他们之间移动数据,请求都在云上执行,只有上帝知道他们在哪,所以如果你以为数据可以再回到这里到另一个两英尺外的设备上去的话,那你就错了。”

在张领头的命名的数据网络NDN(Named Data Network)工程中很多东西都是相当不一样的。在NDN中,数据包被着重分配给强调他们自己包含数据的地址,而不仅仅是从哪来或到哪去的IP地址。此外,这些代码能够使得设备轻松地分享数据。

张还继续表示:“最后,我认为我们能够提高网络的速度、吞吐量以及总效率。现在有很多能实现数千人获取同一块数据的数据中心。在NDN系统中你只是寻找离你最近的数据备份,概念上说这很简单但确实是一场革命。”

数据中枢的理念能根据敏感度的不同将不同的隐私设置以及安全性直接加密地附到数据上去,而不是像VPNs和防火墙一样依赖数据的层组。

除了张的项目外,NSF也为罗格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以及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的互联网架构项目提供了资助,这些项目和张的项目有着相同的目标。

MIT(麻省理工)计算机科学家、前互联网首席协议设计师David Clark表示现在说谁会笑到最后还为时过早:“一切都是探索,都是推测性的,并都是有潜在可能的。”但他补充到NDN的努力是“最具革命性的——这个项目确实改变了现存网络的基础模型,它用对数据的访问代替了终端间的通信,而且这种数据访问是不受位置约束的。”

去年举行了几场这些新互联网架构项目的前期演示展示,期待2013年能有更多。罗格斯大学无线信息网络实验室主任Dipankar Raychaudhuri说这只是这些努力的开始,他在进行一项由NSF资助,致力于使移动设备以及汽车网络更加无缝得融入基础设施的Mobility First项目。他还预测“再过两年,你就能看到相当的成效了”,这也说明了该项目的价值。

除此之外,新的网络架构还要同时支持设备接入两个甚至多个网络。如今智能机能够在4G以及Wi-Fi之间来回切换但并不能同时都用这两个网,连接他们之间的数据。问题的根本是原始的协议只假定了单一的网络接口。Raychaudhuri解释到:“原则上你可以和两个网络都保持连接,网络也能决定在每个时刻怎样传输数据。”

与此同时一些已有的应用程序也在弥补缺陷。比如说,网络优化公司Akamai几年来都在提供名为Net Session的应用软件,该公司运行着119000台服务器并交付了15%到30%的web流量。相较于服务器到设备的下载,这款应用支持设备到设备的文件传输,它在连通性不太好的发展中国家很受欢迎。

到目前为止,已有三千万设备安装了Net Session,其中大部分都是笔记本电脑。Akamai战略主管Kris Alexander表示:“我们的目标是继续扩张以实现它能支持移动手执终端、平板电脑以及家用媒体电视。”然而,现实这个飞跃是相当大的成就。现在还没有可用于iOS或者安卓的Net Session app,造成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Net Session要求的处理能力以及电池消耗都太高了。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