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屌丝”文化卷全球:中国有矮矬穷 美国有撸瑟

   时间:2013-03-13 09:34:47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谁也没有想到,屌丝也有“登堂入会”的一天。日前,政协委员冯小刚微博上两次炮轰“屌丝”一词,称其“恶心”、“自贱”,不仅引来大批媒体和网友的反对,人们更是纷纷向这位导演普及何为“屌丝”并为该词正名。

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评论:“小刚有所不知,屌丝的流行其实是境况的自嘲而非对他者的蔑称。”随后潘石屹也表示不赞同冯小刚的说法。而据传刚将“屌丝”注册成商标的史玉柱也说,以后将继续以“屌丝”自居。随着冯小刚相关微博转发量的不断扩大,更多名人也纷纷站队加入争论,甚至连有着“屌丝鼻祖”之称的足球运动员李毅也忍不住发微博吐槽:“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这些都已成了过去,怀念啊!怀念!可惜啊!可惜!走自己的路……”

这是继去年11月登上《人民日报》十八大特刊后,“屌丝”作为边缘词汇完成的又一次逆袭。有意思的是,随着波及范围越来越大,“屌丝”正渐渐进入主流语境,并得以征服平民文化,成为一个高接受度高使用率的“日常词汇”。

你可以说这是互联网的奇迹,但互联网背后则是平民文化为自己的代言。一个怎样的时代,才能产生屌丝这样的文化现象?而反过来,这个时代又将如何消化产生自屌丝群体的惊人能量?

屌丝演进

似乎是一夜之间,“屌丝”这个词就从地里长了出来。

这一最初来源于百度“李毅吧”球迷自我恶搞的称谓,先是被球迷们接受,而后飞速布满从贴吧到微博的中文网络世界,并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号入座,并最终被定义为网络亚文化的一波新浪潮。

“屌丝”们自我评价“穷、矮、矬”,并和“高、富、帅”形成鲜明对比,自我评价恰恰代表了最广大年轻人最真实的面貌,而之所以能在短期内迅速迎合大众的心理和趣味,则因为看似不雅的表述下实则蕴含着无奈和自嘲。

对于“屌丝”的爆红,凤凰网这样评价:“他们身份卑微、生活平庸、未来渺茫、感情空虚。他们也渴望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做,生活没有目标,缺乏热情,不满于无聊的生活但又不知道该做点什么。而这样的心态又普遍存在于我们周围,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

事实上,屌丝一词的意义从诞生那一刻就在不断发生变化:最开始,他代表着严格意义上的球迷身份;后来,他是城乡结合部留着黄色爆炸头的迷茫青年;然后,他又是农村进城考上大学毕业却面临失业的凤凰男;再后来,他是苦逼的IT民工、三流记者、外企雇员……渐渐地,它已经不再关乎收入多少身高几何,也不再仅仅是赤贫阶层的愤怒抱怨,许多最初的意义在传播中被淘洗掉,保留和增加的,则是更加宽泛和温和甚至黑色幽默的部分例如对自我生活的一次审视,对生存境遇的轻声自嘲,对于自己不那么成功敢于说出来的勇气,甚至也可以是年轻人之间相互辨认的标签。

最终,在现实中,屌丝是你,屌丝是我,屌丝就是每一个愿意将自己视为屌丝的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