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兴华为海外再打专利战 前者提议合作降成本

   时间:2013-03-20 15:44:16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华为、中兴通讯海外市场纷争又起硝烟!德国法院3月15日做出判决,驳回华为对于中兴通讯LTE终端侵权的指控,但维持涉及LTE系统“一种密钥衍生功能”的侵权判决。就在这个判决出来不久,记者接到中兴通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层表示,中兴通讯非常希望在海外市场能够和华为达成谅解,成为双剑合璧的民族企业,共同参与海外市场竞争,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交火。同时这位中兴通讯的高层也表示,公司正在努力通过各种渠道与华为达成和解。

激战

中兴华为专利诉讼你来我往

昨天,中兴通讯发表声明:中兴已关注到华为在德国Mannheim法院提起的针对中兴通讯德国子公司LTE系统及终端的相关专利诉讼。公司将正式提起上诉,我们坚信涉案产品并不侵犯华为相关专利权。同时,中兴通讯也已关注到华为在德国、匈牙利、法国提起的数起相关专利诉讼。公司对以上诉讼案件均已落实相关预案,以上案件对于中兴通讯全球销售不会产生影响。

在此之前,华为在德国提起5件专利诉讼、法国1件专利诉讼、匈牙利4件专利诉讼。中兴通讯表示,匈牙利法院基于中兴通讯的无效请求已经全部中止4起诉讼的审理程序;法国旋转头专利的同族专利已经被包括中国法院、德国专利法院全部宣告无效,中兴通讯对在法国宣告此专利全部无效及胜诉充满信心;德国5件专利诉讼,其中2件专利已经于2012年被欧洲专利局宣告全部起诉权项无效。

与此同时,中兴也在欧洲及中国向华为提起诉讼共计18起,涉及到华为的LTE系统、核心网、终端等一系列产品,并于2012年获得包括深圳中院、德国专利法院等的系列胜诉。

在这场专利大战的背后是双方无休止的专利维护投入以及研发投入。对于这样的商战,中兴这位高层表示,站在民族立场,无论胜负双方都是输家!

双方鏖战海外企业虎视

中兴华为在海外市场激战正酣时,高通、阿朗、诺基亚、爱立信、北电、西门子等公司正虎视眈眈,同时各国企业也通过各国政府“围剿”这两个通讯巨头。

仅去年一年,双方就遭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各种调查。继去年10月遭遇美国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以“国家安全”的名义进行调查后、12月又遭欧盟以“触底价格”名义的多番调查。

最近一次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宣布,针对中兴、华为等公司的网络设备可能侵犯到美国本土公司专利权,发起联合“337调查”。今年1月2日,美国4家网络设备商向ITC提出申诉,指控中兴、华为等公司销售的一些涉案产品侵犯专利,要求启动“337调查”并发布禁令。根据有关程序,ITC在启动“337调查”后,须在45日内确定终裁的目标时间,并尽快完成调查。一旦被裁定违反了《1930年美国关税法》第337条款,ITC将发布相关产品的排除令和禁止令。这意味着涉案产品将彻底丧失在美国市场销售的资格。

事实上,中国在通信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高速发展已令发达国家倍感危机。1月31日,全球第一大设备运营商爱立信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去年收入与华为基本相当,而净利润则只有华为的三分之一左右。业界认为,这标志着华为迎来了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电信设备新龙头的机会。

投入

中兴去年研发支出约90亿元

为了应对这场无休止的大战,记者了解到,中兴通讯去年研发支出预计达到90亿元,专利维护投入每年也达数亿欧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兴通讯去年在欧洲专利申请量已达1184件,成为首个进入前十的中国公司。截至目前, 中兴通讯已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近5万项,今年有望再度蝉联PCT申请全球冠军。

中兴通讯法务总监王海波表示,欧洲专利从申请到取得授权约有2~3年的时滞,中兴通讯预计其将在2014年拥有大规模欧洲专利授权,主要集中在LTE、智能终端等产品领域,这样大规模的高质量专利群将有助于中兴通讯在欧洲市场站上一个更高的平台,形成较强的知识产权反击与威慑力。

近年来,中兴通讯在专利储备上的步伐越来越快。据中兴通讯知识产权经理沈剑锋昨日介绍,截至2012年底, 中兴通讯已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超过4.5万余项,已经授权的国内外专利超过1.1万项,基本上覆盖了LTE/3G/2G、云计算、智能终端等国际通讯技术标准的基本专利和核心专利。

华为年支出专利费3亿美元

华为副总裁邓涛曾表示目前每年支付3亿美元左右的专利许可费,以获得业界其他公司专利技术的合法使用权。同时,每年按10%的销售收入拨付研发经费,近十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50多亿美元。

目前,华为已拥有几百名专门从事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的专利律师和工程师;华为知识产权部在中国、美国、欧洲均设有分部,其中在美国和欧洲雇佣了近20名本地专利律师,指导公司在当地的知识产权工作。

为增强知识产权的积累,华为每年按10%的销售收入拨付研发经费。2011年,华为的研发费用支出为37.6亿美元,近十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50多亿美元。这些投入也给华为带来了丰厚的创新回报:华为累计在全球各国专利申请已达4.7万件, 截至2011年底,华为在中国已累计获得1.8万余件授权专利; 在美国和欧洲授权和完成注册的专利累计也已达4500多件,两地每年新增授权专利近千件。

解困

组建“专利池”抱团合作降成本

中兴通讯的这位高层表示:“表面看起来中兴和华为这两个企业都非常风光,但其实在国际竞争中,日子会越来越辛苦。中兴非常希望能够与华为一致对外,创造中国的国际化的民族企业。”

终止这场商战的一个办法就是形成“专利池”。中兴通讯方面昨日向本报表示,中兴正在积极倡导和参与行业内部各种“专利池”的组建。通过支持建立泛行业的专利池机制,利用专利池的“准一站式”许可模式,可以实现专利许可支出成本以较低数量级运作,从而有效降低创新成本,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高旭东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专利池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国内企业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抱团合作。”

在国际上,通信专利特别是移动通信领域诉讼案件逐年增长,几乎所有的通信设备厂商都介入了专利大战。如苹果与三星的“世纪大战”,HTC也曾因被苹果专利起诉在美国市场遭遇溃败。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对此表示,在全球上演的“专利围猎”,是精致利己主义泛滥的信号。中科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柳卸林认为,现在通信技术变化太快,大家又处在一个生态圈里面,很多专利都属于交叉授权,因此专利诉讼要么以和解收场,否则只会两败俱伤。

他山之石

日韩企业团结对外

与中国企业陷于“内斗”相比,同在亚洲的韩国和日本企业更愿意“外争”。如索尼、东芝和日立三大企业在日本政府牵头下达成联合协议,共同应对中小液晶面板领域对韩国、中国企业的竞争。而韩国三星与LG两大企业联手与高通进行谈判降低CDMA专利费,实现了CDMA手机全球霸主地位。而中国手机企业直到现在还是各自为战,每年都要向高通缴纳巨额专利授权费用。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指出,中国企业在走向全球化过程中,相互之间的相互协作显得尤为重要,相互打压只会两败俱伤。商务部贸研院研究员梅新育则认为,华为与中兴这种诉讼不但给当事双方带来了不小的成本开支和负面影响,也间接损害了企业母国的国家形象,造成了双输的局面。

中兴通讯的这位高层表示,中兴非常期待政府出面,牵头组成中兴和华为的和平共处协约,使得民族企业能够抱团征战海外。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