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百度:用算法实现“不搜既得”迈向“定制化”生活

   时间:2013-03-28 11:58:25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科学的假设往往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智能化的未来有很多种不同的可能,其中推荐技术的蓬勃发展将会最大程度方便人们的选择,让用户不再为找不到自己适合的东西而发愁。

如果音乐播放器可以时常播放一些你从没听过,但却十分喜爱的歌;如果搜索引擎每天都会推荐给你一些你没看过,但却非常合乎你胃口的电影;如果你的个人电脑有一天比你更了解自己,一开机就让你发出“心有灵犀不点就通”的赞叹,是不是非常值得期待?

王兴星是中科院的一名硕士,研究推荐算法是他的兴趣之一,关于未来,他有一个梦想。“如果全世界的液晶屏幕都可以连上网络,每个人通过出租车,购物广场,电梯间看到的屏幕都是不同的,算法工程师根据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兴趣给每个人推荐完全不同的个性化内容,在触控时代人们可以哪里感兴趣点哪里,生活当然就更easy了。”未来的算法也许真将改变人们的生活。

王兴星认为比赛竞技更容易让技术达人们发掘自己的潜力。他曾在2012年参加过KDDCUP的比赛,在广告点击率预估上排名第三,2013年他又在WSDM Challenge 2013 (搜索引擎用户流失预估)中拿到了第三的成绩。不久前他在微博上偶然看到一条“百度电影推荐系统算法创新大赛”的消息,小试牛刀后,他的参加成绩连续2周都在排行榜上位居第一。

 

“之前国内还没有举办过这种大型的推荐算法大赛,百度电影推荐系统算法创新大赛迈出了第一步,我们可以通过比赛看看自己在这个领域的水平,验证一下算法的效果。我参加KDDCUP比赛时的几个队友都参加了这次的电影推荐系统算法比赛,有共同兴趣的人在一起交流交流,互相赶超,确实有着特别的乐趣!”在王兴星眼中,交流带来的成长比参与比赛本身更让人兴奋。“以前我在百度实习过一年时间,从中收获的知识很多都可以用在比赛切磋中,再跟其他参赛选手交流获得新的想法,才能进步的更快。”

如果说WSDM大赛用的是俄罗斯搜索引擎Yandex的数据,让人兴奋,那么百度的电影推荐系统算法创新大赛则是用中国人自己的搜索——“百度”在发掘未来的科学家。“大家不仅需要更懂中文的搜索引擎,也需要更贴心的中文电影推荐系统。”王兴星说,“此次比赛的题目很贴近用户的需求,如果参赛选手的算法最终可以运用在百度上,被亿万网民所使用,那就是最大的奖赏了。”

除了参赛选手之外,王兴星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百度电影推荐系统算法创新大赛”背后的“智囊”。这个成绩出色,对比赛甚有思考的小伙子建议组织者给大家一个组队参赛的机会,让喜爱算法的人在团队合作中获得更快的提升。“头脑风暴能让大家进步地更快,参赛者可以在交流中加深对业务、产品的理解,增强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对算法和模型的应用能力。”参赛者的反馈和建议让百度电影推荐系统算法创新大赛得以不断完善,也让参赛者有了更好的竞技体验,更好地获得了技术能力的提升。

王兴星与百度校园品牌部工作人员

到目前为止,参加百度电影推荐系统算法创新大赛的选手已经突破了700人,这个数字几乎占据了中国该领域人数的一大半。“越多人参加,就越能考验参赛者算法的效果,如果每个人都抱着让成绩始终居于前列的想法,那就会不断有新的突破,我们离智能推荐引擎的时代才会越来越近。”王兴星说。

让算法改变世界,这个梦想并不遥远。人类有了会跳舞的机器狗,能打败象棋世界冠军的“深蓝”,也有了可以拍照、上网的Google glass,也将会在不久的未来,拥有能读懂人类大脑的中文搜索引擎,让用户不搜既得,提供最贴心的私人智能管控系统。或许“定制化生活的技术专利”就掌握在这批参加百度电影推荐系统比赛的“算法达人”当中。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