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可穿戴智能设备第一战:手腕上的大数据梦

   时间:2013-06-07 10:03:37 来源:网易科技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未来智能手机会不会像BB机一样被淘汰?”在Google Glass和iWatch的带动下,关于智能设备的未来,网上出现了各种靠谱和不靠谱的假设,“淘汰说”是其中比较激进的一种。

细数目前已经问世和即将问世的可穿戴设备,基本包括四大类:1、运动和健康辅助的Jawbone Up、Nike+ Fuelband、Fitbit Flex以及国内的咕咚手环、大麦计步器等,2、可以不依附于智能手机的独立智能设备iWatch,以及即将面世的果壳智能手表,3、作为互联网辅助产品的Google Glass、百度Eye类产品,4、与物联网密切相关的体感设备MYO等。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苹果、谷歌和微软各自创造了不同的智能生态系统,有上千万的开发者挖空心思去实现智能设备的各种奇思妙想,有成熟的云服务和大数据技术做支撑,相对健全的网络环境,以及突飞猛进的生物检测技术做保障,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拓宽了网民的想象空间,可穿戴设备的梦想似乎已经呼之欲出了。

但是回过头来看,可穿戴智能设备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个看上去假大空的问题,决定着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定位:智能穿戴设备 OR 智能穿戴配件?

从目前国内已经发布的产品看,大多数仍然是通过物理传感器实现简单的计步、计算运动量,甚至推送信息等初级阶段,包括Google Glass也仅仅是重复着智能手机和PC互联网上可以做的事情,所有的数据最终依附于智能手机和PC,穿戴设备仅仅是一个附属品,或者说影子。

对此易到用车CEO周航表示看衰:“我们需要的是可穿戴智能设备,而不是‘可穿戴手机’,发邮件、推送信息、拍照都不应该是可穿戴设备应该解决的核心问题。”

事实上对一款可穿戴智能设备来说,如果仅仅是照搬手机上的服务,那么它替代不了智能手机,但是却可以被智能手机替代,就会形成了一个尴尬——没有痛点,一个可有可无的产品,市场空间是难以预料的。

果壳电子CEO顾晓斌认为可穿戴智能设备不应该仅仅是附属品,即将推出的Bambook智能手表将内置Android 4.1操作系统,可独立于智能手机而存在,顾晓斌称,未来智能手机屏幕仍将扩大,同时手表等小屏幕将承载原先的智能手机的功能,到时候大屏手机加手表的组合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而咕咚网CEO申波则认为可穿戴智能设备作为手机配件是一个很好的定位,没有必要独立于手机。申波透露,目前咕咚网推出的智能手环已经卖出了数万件。

不过不管是独立设备还是配件,各方达成共识的一点是,可穿戴设备应该与生物传感技术结合,将人体作为一种输入甚至输出的方式,最后通过其自身或通过手机APP的方式连接互联网,从而避免传统电子产品信息孤岛的宿命,实现独立于智能手机之外的核心价值。

红海:手腕上的大数据争夺战

在谈及Google Glass时,神念科技中国区总裁张彤笑称,此前有一家媒体要做一个关于Google Glass的PK,然而在邀请嘉宾时却找不到愿意站出来力挺Google Glass的人。

目前网上已经有了大量关于Google Glass的评测,用户体验和用户习惯成为了最为人诟病的两个软肋。

张彤称,可穿戴设备未来会有很多种可能,除了手表、眼镜、腕带, 还可能是腰带、衣服等等,不过对使用习惯的挑战将会是可穿戴设备面临的一个用户门槛,眼镜一方面无法代替手机,仅仅是一个附属品,另一方面对用户来说要培养长期使用的习惯也是一个难题。

周航认为最合理的位置是手腕。这也是目前可穿戴设备争夺最激烈的地方,最热门的产品也都是手腕配饰,Jawbone Up、Nike+ Fuelband、Fitbit Flex、咕咚手环、MYO、Bambook智能手表、W/ME等各式手环也是Google Glass以外被讨论最多的产品。

手腕设备是饰品和手表的自然过渡,对用户来说并不用太刻意地去培养用户习惯,同时随着苹果iWatch的临近,以及各种手腕设备的推陈出新,一场手腕争夺战正在悄悄酝酿,而这场争夺战背后事实上是大数据的争夺。

李宏辉用“人体的物联网”比喻可穿戴设备,通过传感技术可以检测出用户的体温、血压、心率等等数据,可穿戴设备通过传感器读取,如果用户佩戴好几年,数据被记录并上传到云端,就可以形成个人的身体数据库,如果几万人佩戴,形成大数据,然后反馈回来,就会很有价值。

瓶颈:技术太快 电池太慢

电池问题已经让智能手机厂商们伤透脑筋,现在这个噩梦要来困扰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商了。

相比起智能设备各项硬件的突飞猛进,电池技术始终停滞不前,Google Glass也因为仅能支撑五六个小时的电量频遭质疑,同时电池的体积和容量对体积更小的可穿戴设备来说更加显得捉襟见肘。

相比起电池技术,传感技术的进步要显著的多。加拿大创业公司Thalmic Labs推出的MYO腕带可以通过人体肌肉运动时产生的生物电变化来判断佩戴者意图,在将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新来通过蓝牙发送到受控设备,从而实现用手势来控制电脑、电视、甚至汽车等终端。

W/Me智能腕带则可以通过医用传感器解析心率,反映自主神经系统健康程度以及情绪,同时具备手机寻找、信息提醒、远程控制等功能。硅谷生物传感技术公司神念科技已经可以识别脑电波信号并用于控制硬件,目前已经可以控制轨道玩具车、LED灯等设备。

李宏辉介绍,通过云端技术与大数据运算,未来智能设备还可以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反馈,比如当人疲劳时,通过一定频率的电磁波来使人达到兴奋效果。

而曾被寄予厚望的无线充电技术也不再热门,在实际使用上,它并不像听上去那么酷,用户需要使用架设专门的设备,其普及程度也无法满足可穿戴设备大范围使用的需求。

机会:屌丝创业者玩不起

可穿戴设备产业链包括传感器技术提供商、硬件供应商、制造商、云服务提供商、互联网公司等等环节,而可穿戴智能设备最终是一款集成了云技术和大数据的互联网产品,由互联网公司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或许更符合行业规律。

李宏辉认为,互联网公司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很广,更容易快速巨龙用户,能够引导一波新的消费浪潮,而硬件厂商的行业影响力非常有限,而且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互联网产品上没有经验,做不出太多的应用,所以硬件厂商要做这块并没有优势。

互联网创业者们则早已嗅到了机会,天使投资人、航班管家投资人王江投资了一家可穿戴设备创业公司“大麦健康网”,其主要产品是一款智能计步器,王江表示,在这个领域创业,团队需要有懂硬件的人、有能发动各方面资源、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人以及跟互联网相关的产品运营和设计人员。

周航则直言,可穿戴设备的创业对团队综合能力和资金要求比较高,目前还不是屌丝创业者玩得起的。同时周航不看好运动领域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因为在中国真正坚持热爱运动的人不多,以运动为核心卖点的可穿戴设备在用户过了新鲜劲后就会被抛弃。

回想2011年开始的互联网公司扎堆做手机,把手机市场愣是做成了红海,可以预见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竞争将更激烈,会有大量创业者、互联网公司和软硬件厂商加入到这场战争,另一方面产品定位、用户习惯、产业链整合能力等都在拷问创业者的综合能力,而电池和充电技术的瓶颈也困扰着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发展,毫无疑问的是,这一类产品未来将融入并改变我们的生活,但是现阶段看来,梦想太宽,现实太窄。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