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手机创新方向或为内部元件整合 提升情境感知

   时间:2013-09-13 14:40:18 来源:网易科技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路透社今天发布文章称,正当苹果和其它智能手机厂商要亮出令消费者惊叹的新产品已变得越发困难,工程师们认为手机未来的突破性技术可能取决于对现有元件的整合,而非创造出更加强大的芯片。iPhone 5s内置的新型芯片M7则为工程师们指明了未来的创新方向。

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苹果周三发布的iPhone 5s表明,连续多年推出令人惊叹的重磅产品后要继续带来令人惊艳的创新是件多么困难的事情。该新产品配有指纹识别器和64位处理器,但依然未能像最初几款iPhone那样在亮相后引起华尔街的欢呼雀跃。

2007年横空出世的第一代iPhone凭借多点触控屏幕和苹果直观易用的iOS系统席卷全球,而近年的高端智能手机则鲜有令人称奇的突破性元素,取悦消费者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不少华尔街人士都担心实质性的智能手机创新正在枯竭。

创新方向

iPhone 5s内置的新型芯片M7则为苹果和其它科技公司的工程师指明了未来的创新方向。

M7及三星使用的类似芯片可帮助智能手机厂商向专家所说的情境计算(或感知计算)迈进。情境计算是一种新兴趋势,可让智能手机及其它设备持续整合来自摄像头、麦克风和其它传感器的数据,进而能够持续实时监测用户所处的情景,相应智能响应他们的需求。

当前很多手机上的陀螺仪、气压计、麦克风和无线电芯片都能够追踪位置、方位和方向——对用户本人在任何时刻所做的事情有一定的了解。

M7协同处理器旨在处理来自iPhone传感器的数据,耗电量比手机主芯片处理相同数据时要少。这打开了开发者开发更多利用或者持续利用手机传感器的应用的大门,这是迈向提升情境计算小小的但非常重要的一步。

“我们正从收集数据的纯计算转向收集数据并进行运算的智能系统。”Gartner分析师塞吉斯·穆歇尔(Sergis Mushell)说道,“不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巴克莱分析师布雷恩·柯蒂斯(Blayne Curtis)指出,三星Galaxy Note 2和Galaxy S4采用的是爱特梅尔公司(Atmel)生产的传感器处理芯片,这类芯片将会在高端手机中普及开来。

现有启示

智能手机已经给情境计算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启示,虽然该技术尚未成为吸引消费者的一大卖点。Android手机现在就能够依据用户的位置、使用习惯、交通状况和时间点来给出地图导航指示,引导用户到达家、办公室等不同的地方。

摩托罗拉移动的Moto X智能手机也配有“随时待命”的麦克风。

除了智能手机之外,半导体公司们也在研究综合利用传感器和芯片在腕带、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中提供更加高级的体验。使用传感器的消费者产品包括追踪运动相关活动(跑动和步行距离、心跳、睡眠等)的腕带。

周一,英特尔公布,它正在研发面向可穿戴设备的超小、超低耗能的新芯片。计算公司们也在将情境计算推向医疗设备,使得该类设备能够帮助监测病人的状况,在其身体状况出现变化时及时给医生发出预警。

更好地整合运动和方向的传感器与“随时待命”的麦克风及更多的个人数据,可助智能手机准确追踪人们的位置和活动,能够随时随地提供意见和解决方案满足他们的需求,如购物或者赶火车的时候。

新型芯片

运动传感器公司InvenSense计划数年内推出可检测海拔高度变化的芯片,该产品甚至可检测你在上大楼电梯时的海拔差异,可为在屏蔽GPS卫星的摩天大楼提供室内导航。

花旗分析师格伦·杨(Glen Yeung)7月下调了高通的股票评级,原因是担忧智能手机行业创新乏力。他指出,对于智能手机厂商来说,整合芯片与其它元件对手机创新的重要性要大于单纯引入新硬件。他还称,硬件正处于商品化。

高通CEO保罗·雅各布(Paul Jacobs)则有不同看法。他说,认为零部件已经足够好的投资者都是错误的。

“我们正在就围绕你的周边环境提供提醒和发现的数字第六感创意专门打造新型无线电芯片设计。”雅各布近期向媒体表示。

英伟达也表示,未来的移动设备游戏将利用摄像头和其它传感器引入浸入式体验,使得玩家所处的环境成为游戏的一部分。

“终端用户必须要有更好的体验。如果你只是提供新芯片而没有基于它开发软件,那终端用户将看不到任何的体验区别。”移动产品营销总监麦特·伍布林(Matt Wuebbling)指出。

博通也在研究提升无线电芯片与GPS卫星和传感器之间的交互。

“未来将会出现新式网络连接技术、更加强大的设备、传感器整合以及针对可穿戴设备的整合。”博通CEO斯科特·麦格雷戈(Scott McGregor)近日表示。

“现在还不是关闭专利局的时候呢。”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