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消息,华尔街日报今天发布文章称,到明年诺基亚向微软出售手机业务的交易完成后,它将淡出大多数人的视野。但它不会变得默默无闻。其董事会对公司状况的清楚认识及果决行动,让公司在走投无路之时从日渐拖累利润的手机业务获得72亿美元的可观收入。未来它将在无线网络市场与地图软件市场分别与爱立信和谷歌展开竞争。
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明年3月诺基亚将手机业务卖给微软的交易完成后,它将淡出大多数人的视野。但它将不会变得默默无闻,因为其5.6万员工将继续在无线网络市场与爱立信展开竞争,并在地图软件领域抗衡谷歌。该公司还将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技术。
然而,诺基亚的转型希望更多的是基于它不再背负的包袱,而非它的发展潜力。近年来,由于担心诺基亚最终会“沉没”,无线网络客户们有时候都不愿意进行生意来往。另外,其对优质地图工具的巨额投资也基本为潜在收购者所忽视。
“我们的客户之前对我们的产品和我们作出了长期的承诺,”诺基亚董事长里斯托•席拉斯玛(Risto Siilasmaa)本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是他们对我们的长期生存能力感到担忧,那会对我们的业务非常不利……而现在,那些担忧都得到解决了,已经结束了。”
诺基亚董事会成员们近日自与微软的交易宣布以来首次开腔,受访期间披露了公司与众人想象的迥然不同的企业文化。董事们履职的时间与2012年5月被任命为董事长的席拉斯玛基本一致,他们之前都非常清楚公司设备业务的问题,渴望以CEO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为首的管理层能够带来有效的解决方案。
董事会的清醒认识
“我和其他人都有清醒的想法。”2012年加入诺基亚董事会的芬兰企业家马腾•米克斯(Mårten Mickos)说道,“我们知道公司最终可能会有几种结局,结局不会有很多种。”换言之,该昔日的手机行业霸主没什么路可选。
席拉斯玛指出,与微软的交易对于诺基亚人来说是一种“解放”,且刺激公司市值大幅增长。自该交易在9月3日宣布以来,诺基亚股价飙涨了63%。而在这之前,诺基亚股价一直遭受打压,投资者对于埃洛普采取的裁员、改变战略、投资其它领域等措施并不买账。
诺基亚与微软的交易起源于今年1月,当时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致电诺基亚董事长提出收购一事。而在这之前的几个月里,诺基亚董事会成员也对公司与微软的关系进行了全面评估,曾考虑过将公司卖给微软的可能性。
而到鲍尔默打电话提出收购的时候,席拉斯玛无动于衷。后者接着匆忙召开董事会议进行商议,最后给鲍尔默的答复是“我们绝不会谈论那个,没门。”而8个月后,微软宣布以7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的手机业务。在分析师眼里,那项业务毫无价值,客户也将其视作癌症。
诺基亚董事会见证了股东价值的大幅蒸发——在2000年创下峰值和与微软达成上述交易之间的时间里,公司股价下挫95%。但在诺基亚被逼至绝境之时,董事会还是成功从一项日益拖累公司利润的业务得到了一笔可观的收益。
软着陆
企业历史上充斥着不少企业未能实现这种软着陆的案例。曾跟诺基亚一样是国家支柱企业的通用汽车在面临困境时并没考虑替代发展方案。
与通用汽车和很过美国公司不同,诺基亚近年是实行董事长与CEO职务分离的制度。在走向破产法庭之前,通用汽车的董事与CEO想法一致,他们并不愿意放弃执行失效的战略,拒绝考虑激进的B计划。
在诺基亚,董事会承担着怀疑者角色,对管理层的发展战略提出质疑施,并私下与埃洛普的同僚讨论业务计划和他的领导力。
席拉斯玛2012年出任董事长时认为公司有可能会走向衰亡,虽然还没那么快会发生。在瞬息万变的科技行业里,对于包括黑莓在内的公司来说,过迟改变策略带来的恶果与一成不变并没什么两样。
“很多科技公司的董事会都一败涂地,让人十分惊讶。”席拉斯玛说道。他还指出,董事通常都有卓越的履历,但不善于与其他人共事。米克斯称,董事会往往都会演变成虚荣心的战场。
那些董事会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意识到战略已经行不通,迟迟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席拉斯玛说道。
种种挑战
处于亏损的手机业务转手后,诺基亚将变成一家类似于爱立信的公司。后者2012年也退出了手机市场,将所持手机合资公司股份卖给了合作伙伴索尼。
诺基亚周四表示,今年上半年,不算手机业务的新公司营收达63亿欧元,净利润4.36亿欧元。同期,爱立信则是营收125亿欧元,净利润3.13亿欧元。与此同时,阿尔卡特朗讯同期营收68亿欧元,净亏损12亿欧元。
诺基亚的下一篇章将面临种种挑战。亚洲网络运营商当中不乏强劲对手,而诺基亚的网络部门NSN转亏为盈也才过了几年。谷歌在移动地图软件市场的霸主地位无可争议,在该领域挑战它的难度丝毫不亚于Windows Phone与谷歌Android竞争的难度。
诺基亚董事会虽然未能扭转手机业务的运营,但它证明了它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果断采取行动,这为诺基亚盈利性大大提升带来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