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被腾讯战略投资之后,互联网大局已定。当然,这并不代表看好交易所能带来的价值,而是说互联网的最后一个“变量”也成了定量。
去年底,各方对于今年的互联网形势都非常明确,收购将成为常态,在移动互联网到来之前,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会加速瓜分互联网的版图。得出这个结论其实并不难,在一些细分领域出现的新的商业模式正在让流量变得分散,而巨头要把握互联网的入口,它们也更懂得如何把虚拟的流量变成实实在在的钱。
因此,高德、UC、搜狗、PPTV等互联网的第二阵营自然成了香饽饽,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拥有过亿的用户,有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而且这些模式的适配性都很好,也就是不管是哪家巨头收购,都可以无缝对接。
它们成了所谓的“变量”,从某种角度上讲,关于它们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可能会改变互联网的格局。这在之后发生的几笔收购中都得到了验证,阿里巴巴增持UC是怕百度抢先一步,而腾讯投资搜狗,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打击360。巨头们疯狂地抢夺“变量”,正是看到了有可能产生的连锁效应。
所以说互联网的格局已定,至少是不会再有太大的变化,如今的中国互联网不能免俗地印证着一个工业化时代的铁律:创造、传播、普及、垄断。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时的互联网才真正像一个生意。
这两年的互联网表现出来一个重要的特质,创造性的商业模式越来越少,与传统商业的融合越来越多。很难再像前几年那样,颠覆式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社交之后是LBS(移动定位服务),团购还没过气,O2O(OnlineToOffline)就来了。
在此基础上,创业者们不再把IPO当成是最终目标,他们很清楚现在的生态系统正在变得无孔不入。中国开始像硅谷一样,更多的公司寄生在某一个巨头上,美国就有无数的公司以“Fa(Facebook)”、“Go(Google)”开头,一下子就可以知道它是哪一派的。
所以,小公司不停地站队,大公司不停地扩张。想要保持一个创业公司的独立性太难了,因为这意味着你注定无法得到巨头足够多的资源倾斜。
在这个逻辑下,一切收购都变得顺理成章,甚至像腾讯能突然“截胡”360,把搜狗收入囊中这样的事情都不会让人惊异。
那列队完毕的互联网未来会如何?首先,随着生态链进一步简化,互联网会真正产生效率。互联网会向着工业化的流程去发展,上下游关系越来越明确,而每一个链条上的竞争者也不再是同质化竞争,它们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差异化。当然,处在生态链中间的巨头会让信息流、资金流,还包括未来的物流,井井有序地流动着。
其次,马太效应会带来规模效应。越来越多的资源集中在一个平台上,作为入口,巨头们有机会按照不同的需求把流量更智能地分发,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变现方式出现,这其实是互联网能够盈利的基础。
其三,也会是最革命性的变化,互联网会越来越重。它会更关注与线下业务的融合,这是巨头在达到一定量级之后必定会做的事情。电商在建物流,视频网站在拍电影,旅游网站在不停地开拓景点资源。可以预见到的是,未来的五年,互联网的变化将都会来自于此,不论是在金融,还是更广阔的生活服务业,莫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