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百度金融 玩狼性还是赌一把?

   时间:2013-11-01 12:00:40 来源:网易科技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文/阳光

一年前,百度CEO李彦宏有感于公司在移动互联网领域面临的危机,在其内部邮件中大声疾呼“狼性”。接下来的一年里,百度从5月份3.7亿美元收购PPS到7月份以18.5亿美元将91无线纳入囊中,创下国内互联网单笔最大并购案,到8月份以1.6亿美元控股糯米网,一家公司在短时间内进行如此高频率和大规模的收购,只为了抢占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在移动互联网领域重建类似当年百度在PC互联网的复杂生态系统。10月底,百度的第一款金融理财产品“百赚”也仓促上市。

百度“狼性” 回归,股价应声回涨,一年间几乎翻了一倍。如果说百度的收购策略是以“金钱换时间”——如果不能战胜对手,最好的办法就是收购它们,那么百度匆忙推出的金融产品似乎是另一种换购方式——通过控制用户的钱袋,提升用户停留在百度网页上的在线时间。

采用这样的策略,百度已经不是第一次尝试了。早在2008年,百度就推出电子商务平台“有啊”和支付工具“百付宝”,到后来的“爱乐活”,都因为缺乏足够吸引用户的业务应用而最会被束之高阁。这一次,百度屡败屡战,携网上金融汹汹而来,果真能改变百度产品难接地气的“空中楼阁”状态吗?

长久以来,国内互联网三大巨头(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中,百度一直有摸不到用户、不接地气的“难言之隐”。腾讯以即时通讯工具起家,QQ的高粘性使得腾讯从虚拟品交易轻轻松松转战电子商务,如今微信又在移动领域拔得头筹,这使得腾讯拥有数亿用户的“大数据”(从每一个用户的QQ账号、手机登陆账号到他们的网络行为分析数据);阿里巴巴同样如此,支付宝和淘宝已经将那些习惯网上购物的用户牢牢锁定;唯有百度以搜索引擎起家,虽然在国内搜索领域拥有最大流量,但苦于不知道每天来来往往的用户都是谁,对于一家媒体公司而言,这相当危险,它意味着用户如果有一天要从一家搜索引擎服务公司切换到另一家搜索服务提供商,中间的转换成本为零!换言之,这好比一个小伙子(用户)某一天从马路上捡回个貌美如花的媳妇(百度),等到哪一天他看腻了,挥之即去,到那时,美媳妇哭哭啼啼不舍得离开,可360、搜狗还有谷歌每天都在觊觎这个角色呢。

百度先后提出的“框计算”战略、“登录页”战略到“中间页”战略,包括最新的百度金融,无论这些口号如何玄奥多变,李彦宏几回梦里惊醒,想必念念不忘的当还是百度的“不接地气”隐忧。在笔者看来,百度虽然是个“大筐”,如今硬是要赶潮流把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也往里塞,本质上未必能够奏效。

首先,百度金融就像5年前的电子商务试水一样,依旧是一个迫于竞争压力之下的赶时髦做法,仓促之间抛出,难有周全谋划。如果说阿里从淘宝到支付宝再到余额宝,是一种自然不断拓宽边界的范围经济,那么,百度从一家媒体公司,贸然杀入金融行业,除了政策利好之外,实在让人看不出其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前景何在。百度金融在线理财产品10月28日首次发布时的许多做法让人一头雾水,也可看出些许端倪。

8月份百度组建内部相关业务团队,两个月后百度就匆忙抛出了第一款在线理财产品“百发”,先是在发布会前一周,百度高调宣布其“百发”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将高达8%,后被证监会宣布违规而被叫停,首次上线的产品随即换成了“百度理财B”;紧急着上市首日即因技术故障而导致大量用户无法登陆,一些用户在进行实名认证时,页面居然跳转到了支付宝;4天后,百度金融的“百度理财B”又变成了“百赚”,从“百发”“百度理财B”再到“百赚”,短短几天,百度三换概念,而对这些产品的预期收益和相关具体的服务内容条款等等,却一直讳莫如深,拒绝透露。也许有人会以“新手试水”这样的理由为百度开脱责任,但这其中何等忙乱仓促,恐怕还只有百度内部人士最清楚。

其次,在百度金融仓促忙乱的背后,依然可见包括百度人在内的人们对于互联网金融专业性和风险意识的疏忽和淡漠。从大数据到互联网金融,国内互联网从来不缺少时髦风尚,百度金融也赶上了政府试图打开金融创新的政策窗口,但千军万马争入这一行业,完全忽略了金融业的行业特点,尤其是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百度金融产品一开始为了吸引用户参与,祭出年化收益8%的高收益旗帜,不但触犯了证监会相关规定,更有业内人士担心百度会不会为这显著高出行业收益率的部分“自掏腰包”,而一旦百度金融产品不能承担此前的高收益承诺或者难以为继,反过来则会消解用户对于百度金融产品的粘性而前功尽弃。

另一方面,互联网有天然的长尾特征,百度理财产品首日销售超过10亿元,显示了用户对于金融创新的热情和互联网作为融资平台的便利,但只这还只是融资渠道的变化,和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产品创新还远得很。反过来看,互联网金融有交易成本更低、更加方便快捷等优点,但网上交易的不可见和难追索等高风险特征,往往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和业务运营主体有更高的监管及运营水平,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认识不足,必然意味着一波风潮之后,将是更多的行业混乱、调整和主体退出。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百度金融缺乏足够的业务支撑,圈地的象征意义大于范围经济的实质。

余额宝推出3个月资金规模近600亿元,是阿里电子商务“圈养”的1600万客户的自然馈赠,腾讯涉足理财产品的背后是其庞大的电子商务用户群体,可百度面对的却是那些每天在网络上熙熙攘攘往来却不知其名的“陌生人”,一味只是想依靠互联网金融这样的理财产品把这些陌生人变成熟客,百度会不会再次重蹈当年推出电子商务“有啊”的覆辙?毕竟,深厚广博的业务基础才是产品创新的第一推力,一旦缺乏这样的推动力,百度金融会不会成为“无源之水”?以此而论,百度金融究竟是在玩狼性,还是巧赌一把,是一个值得观察和思考的问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