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乐视TV早就有了 关于“隔空操控”你必须知道的几个问题

   时间:2013-12-13 11:11:12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昨天看到一个新闻标题“小米电视或实现隔空操控”,着实吓了一条,难道雷总是学马云要用气功控制电视机吗?点进去仔细一看,原来就是手势控制嘛(又被称作动作感应,或者体感),咱多年前就在Xbox 360上玩过了,三星的高端电视机也带这个功能,乐视TV的超级电视也推出过用于体感游戏的外设。看来写这篇文章的小编还有些不太熟悉这玩意儿,今天笔者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

啥是手势控制?

国内玩家最早接触到的体感游戏应该是任天堂在2006年底推出的Wii游戏机,使用者手持一根控制棒在空中挥舞,游戏中的人物就会跟着做出相应的动作。这算是最早的家用游戏机“体感游戏”,不过它受到的限制还很多,例如主机只能监测到控制棒的动作,而无法检测到玩家的身体。

时隔四年之后,微软为Xbox 360游戏机增加了一款配件Kinect,将体感游戏的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款配件能够监测人体的四肢、头部、躯干等各个部位,支持多个玩家同时游戏,而且玩家手里不用拿着手柄之类的任何操控设备,玩家可以通过挥舞手臂、踢腿、跑跳等动作和语音来控制游戏中的人物。

有了这些技术储备,微软在后来的Xbox 360系统升级中还让系统菜单支持了Kinect,即不光可以用人体动作玩游戏,还能用手势来控制主菜单——挥挥手就是翻页,握紧拳头就是确定。后来微软还推出了Windows版本的Kinect,不过这次不是为了玩游戏,而是将它的应用范围拓展到了医疗和工控等领域。


(一位大叔在玩Xbox 360体感游戏)

哪些操作系统支持手势控制了?

目前来看,最早支持手势控制的当然是Wii和Xbox 360两款游戏机的操作系统了,Windows 8在购买了“Kinect for Windows”配件之后也可以实现。

电视机方面,三星、LG、松下的智能电视系统也宣称实现了手势控制,但由于其手势控制的精度和反应灵敏度远远不如采用了专业外设的Wii和Xbox 360,用户反应一般。

近日新闻报道中提到的小米电视和乐视电视今后将会支持手势控制,笔者推断也是操作系统对Kinect之类的配件实现了支持。

不过根据实际情况,手势控制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操控问题,例如输入文字的话明显就是语音识别更加高效,Xbox 360的Kinect就是同时支持人体动作和语音命令,而国内的大多数智能电视品牌也支持了语音功能(小米电视貌似没有提供支持)。

(Xbox 360的主菜单支持手势和语音两种控制方式)

手势控制使用了什么技术?

聊到这个话题,就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PrimeSense公司了,Xbox 360的Kinect体感配件就采用了PrimeSense的技术。它通过两个3D摄像头捕捉人体动作,再用一个激光测距装置测定玩家的位置,其技术特点是反应灵敏、准确,缺点当然就是体积偏大了,毕竟融合了这么多的传感器在里面。关于PrimeSense最近的消息就是被苹果公司收购,据说研发中的苹果电视就会采用该技术。

目前使用PrimeSense技术的产品除了微软Kinect,乐视TV也推出了一款采用相同技术的外设,可用来在其旗下的超级电视上玩体感游戏;如果传闻属实,乐视TV未来支持手势控制的电视操作系统也会继续沿用PrimeSense技术。除此之外,华硕近期推出过一款叫WAVI Xtion的电脑外设,与这个也是同出一脉。

(Kinect的拆解图,为了实现精确快速的定位,构造也挺复杂的)

再有就是以三星为代表的企业在电视机中加入的手势控制功能,例如三星今年的旗舰机F8000,就内置了一个摄像头,可以识别用户的动作,实现菜单切换等操作。这种方案的优点当然是体积小巧,可以融合在电视机的机身内,硬件成本应该也不会很高;但根据用户的普遍反映其对动作的识别率偏低,识别速度也比较慢,实用性不高——原因也很简单,单个摄像头无法准确快速识别用户的位置和动作,只能用CPU算法来大致判定。

近日传出的小米电视“隔空操控”则采用了另一家公司Pebbles Interfaces的动作识别方案。从网上的资料介绍来看,这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其方案的特点是便于集成在产品中,并且硬件成本低廉,还受到了海信等国内厂商的关注,可以推测应该是类似三星电视机所采用的技术。

另外有个有意思的地方,不管是PrimeSense还是Pebbles Interfaces,两家公司都来自以色列,果然是个神奇的国度!

(乐视TV超级电视的体感摄像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