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热捧的微信支付是时候降一降热度了,经过半年多整合的新浪微博和阿里巴巴亮出阶段性的成果“超级支付”——微博和支付宝打通数据账号、在二维码上实现互通,这看起来好像很简单的功能,却足以打到微信支付虚火的短板——链条太长、定位社交而非信息。
1、6亿用户的较量
微信支付为什么能够迅速火热起来?毫无疑问来自于6亿手机用户的普及率。举个例子,不久前微信支付和北京上品折扣合作进行手机端扫码支付推广,而一年前上品折扣大力推广的合作的伙伴却是支付宝。
这其中的原因有两方面,第一是当时扫码这一概念还没有完全普及,另一方面则是支付宝钱包的用户装机量不够,虽然许多用户到店后觉得扫码支付很方便,但是却没有安装支付宝钱包。
事实上这也是支付宝的苦恼:作为一个专业工具,装机量很难和定位IM社交的微信相比,据官方数据披露,微信现在用户数已经达到6亿,支付宝移动用户数则只是超过1亿人。
与新浪微博的合作,正是让这一竞争回到一个公平的起跑线上,微博目前已经有超过5亿用户,虽然近年来活跃度方面经常被外界指责,但是巨大的移动端装机量数据依然摆在那里。而只要微博用户将账号与支付宝账号捆绑,就可以完全实现新浪微博客户端支付。
当然对于微博而言,这也是在接受阿里巴巴投资、与淘宝账号互通后,在商业化方面的重要探索,也为微博解决了最重要的问题——支付,让流量变现变得更加容易。
目前已经有大约48%微博日活跃用户和其淘宝账户实现互通,数据同时显示,有88%微博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移动支付,而在移动支付过程中,支付宝的使用比例高达78.3%。在微博与支付宝推“超级支付”后,这一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
2、最短购物链
虽然微信支付目前是铺天盖地的宣传,但是对于用户来说,微信还是一款基于熟人社交的工具,更多使用的功能还是聊天和分享照片。这也是外界一直不看好微信做O2O的原因。
还是百度销售副总裁助理舒迅曾说过的“两个页面原则”产品逻辑,用户最多会集中制一个产品的两个页面里,所以最好在这两个页面实现商业价值。
而事实上微信的购物入口却到了第三、四层级,而进入这个层级以后,用户还需要点击几步才能完成商品的购买。微信的这种设计,则和他的属性有直接关系,用户用这个工具是来和熟人社交、而不是来查看信息流的,所以为了不引起用户反感才将其权重降级。
但是新浪微博作为一种媒体形态,用户更喜欢从中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这其中包括明星、机构等各种社会娱乐信息,也包括所关注的品牌、商家提供的产品信息。微博比起微信在商品的展示层面上面,具有了更好的优势,问题是,如何转化为购买?
在没有和支付宝捆绑之前,用户在微博上的购买流程比较麻烦,通常在支付环节需要登陆支付宝、网银或者其他工具进行付款。现在微博用户点击购买后,输入支付宝密码就可以快速完成购买,在一些购物环节中,通过扫描二维码也可以进行订单付款操作。
这是一个非常简化的购物流程,浏览—兴趣—点击购买—支付—分享,对用户来说不仅非常简单直观,还完成了社会化电商营销的闭环。这个是微信目前很难做到的一点。
3、支付场景的空间
对于新浪微博和支付宝而言,目前已经有很多应用场景。比如在商家官方账号的直接购买、比如购买会员、为游戏充值、购买旅游产品、机票门票等等等等。
并且未来还有很多业务拓展机会。比如今年支付宝推出的年度创新产品余额宝,引起了行业内一股流行的理财产品热,在移动趋势化的未来,微博会不会借助支付宝切入理财领域,这都能留下想象空间。
但是对于微信而言,除了没有短链条的操作优势,也没有更多的电商场景应用。比如现在微信支付的场景之一精选型电商,是基于其自有的易迅网商品之上,这种更像是“什么值得买”或者“聚划算”,并不是电商中最主流的形态。
另外现在微信支付接入的都是B类型的商家,如果用淘宝举例的话,大量的流量和商品则会来自于C类商家,这部分场景微信很难启动,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微信支付目前并没有担保交易功能,另外微信也会认为C类商家热衷于营销容易形成骚扰。
对于微信支付的付款功能本身,也存在诸多的不完善,比如在微博上已经有网友吐槽,微信购物支付的退款周期较长或者不明朗,有些网友甚至不知道微信支付退款的钱退到了哪里。
而在线下合作方面,微信支付现在在大力推广样板,所以给了作为扶持标杆的上品折扣诸多的资源,比如媒体宣传、比如用户每笔购物补贴10元,这些都不是常规的推广合作。另外由于上品折扣属于对IT系统改造较早、接触互联网较早的传统百货,甚至会在店面提供免费wifi供客户使用,也不具备大规模可复制的条件。
事实上,微信支付的火热目前也仅限于媒体行业圈。根据百度指数最近30天的数据,微信支付整体搜索指数是1464,而支付宝钱包是12223,移动搜索指数微信支付是551,支付宝钱包则达到9392,并且与微信支付搜索指数整体环比下降的情况相比,支付宝钱包的搜索指数整体环比都达到4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