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空调几千元,那么空调里的一块小挡板又能值多少钱?让人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空调零部件,却又让格力、美的这两家国内空调巨头在法庭展开拉锯战。
日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做出判决,维持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第20624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即间接支持了格力拥有的“可拆装式空调室内机管路安装挡板”(简称“安装挡板”)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有效性。
此前的2013年6月,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格力诉美的侵犯该专利权案件作出一审判决:认定美的侵权行为成立,要求美的立刻停止使用格力“安装挡板”专利,立刻停止销售、许诺销售侵权的产品,并赔偿格力经济损失95万元。
一块挡板何以引发两大空调豪门多番公堂对决,是意气之争,还是打击对手的策略?
格力的专利经验
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所有工业企业中,有专利申请的比重仅为2%。
有企业主坦言,那时谁敢申请专利呢?申请了专利,就等于公开创新秘诀,很容易就被同行剽窃,然后再压低价格,同质化竞争,结果还受不到什么处罚。
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目前中国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已明显增强,并形成一批熟练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优势企业,侵权假冒多发势头得到遏制。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这样的经验:在研发新产品前首先开展专利调查,研究专利规避策略,提前进行专利布局,最终研制出自己独有的解决方案,并进行有效的专利保护。
以格力电器为例,努力创新研发之余不忘加强专利管理,发现被侵权则积极应诉。
近年来,格力和美的两大空调巨头间就发生了数起专利纠纷,除了“安装挡板”专利侵权之外,还涉及了商用空调技术专利、面板风叶外观专利、睡眠空调技术专利等。其中“美的侵害格力睡眠空调技术专利权案”还曾先后入选了全国法院2011年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2013年公布的8起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典型案例。
西方国家建立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已经过数百年时间,而中国实行这一制度只有30年。现在,有必要提醒所有的企业主,你进行专利调查、制定专利风险规避策略了吗?
“专利优势权”已是核心资源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参加2012年全国“两会”时曾表示:“如果创新成果得不到保护,让投机取巧者、剽窃者能够有机可乘,轻易利用他人的领先专利技术去赢得市场和利润,那么企业的创新热情和整个产业的竞争力也将大幅下滑。”
事实上,宣称“掌握核心科技”的格力已建立起自己的空调专利池,格力成为全球家用空调老大的背后,恰是这一专利池在发挥重要作用。
全球经济格局当中,知识产权的战略地位可以说不亚于石油。谁掌握了知识产权的优势地位,谁就能在市场创新与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对此深有体会:没有知识产权的企业,单靠劳动力和资源的低成本获得的竞争优势,已经越来越弱,市场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都足以对企业造成严重打击;发达国家不时发起知识产权诉讼案,更让不少中国企业吃尽苦头。特别是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知识产权与标准相结合、知识产权与贸易相挂钩的新趋势,使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产业的发展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
就算企业定位于国内市场,知识产权的冲击也无处不在。统计数据显示,盘点位列全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位的地区和企业,就可以发现,谁的发明专利越多,谁参与制定的标准就越多。有能力左右标准,就能成为市场规则制定者,竞争力自有天然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