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阿里欲揽高德入怀,这笔交易恐是杯水车薪

   时间:2014-02-11 10:31:32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对于互联网圈里的小记小编来说,这个春节过的太闹腾了。京东抢在春节期间递交了赴美上市的IPO申请,眼看就要从难产的阿里手中抢了电商第一股的名头;腾讯靠一招接地气到掉渣的红包战术演了一出虎口夺食;百度群狼战术用大数据的技术流淹没了春节期间的媒体资源……就连小米也靠一支微电影曝光了一下,而阿里巴巴却神奇的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隐形”了。几天寂静过后,阿里也憋出一招“大招”,但却不那么新鲜:

阿里集团拟以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1美元的价格,对高德公司股票进行现金收购,将高德变为100%子公司。在几个月前,高德还只是阿里的一个“小伙伴”,用28%的股份换来阿里集团的近3亿美元投资。

精明如马云者,以商业利益为出发点的他从未使用过这样的“添油战术”,然而这次到底是因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断呢?

答案就是不断增大的外部压力,需要一个好的故事去缓解,核心领域矛盾的不断累加需要一个全然不同的方向去释放。然而对于主角阿里来说,剧情(O2O)才是真正的核心,配角(高德)是谁,反而不重要。在笔者看来,这个机关算尽的故事绝对有看低投资人智商的嫌疑,而着落在高德身上的O2O算盘,也很难打的响。

首先,地图行业的变化速度明显超出了阿里靠收购抢占全新领域入口的预期

百度地图一直是百度的拳头级产品,在互联网时代就已经培养了大量的忠实用户群体,而高德则沿着专精路线前进,距离大众用户比较远。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德的专业形象不再具有诱惑力,其在技术和数据方面的领先优势也被百度不断缩短最终反超,车载导航领域的积累也被地图App的普及而逐渐式微;而百度地图则在同时依靠品牌的大众化认知和用户基础取得了更快的发展速度。

据第三方数据,百度地图目前市场份额已过50%,更重要的是2013年市场份额激增一成还多,刨除其他图商的份额萎缩,有相当大一部分份额就来自于高德份额的缩减。2013年8月底,高德甚至还使出了一招互联网弱势方攻击领先者的“抱大腿”战略,希望通过主动与百度展开公关战将品牌从专业化向大众化引导,但互联网基因的缺失仍然导致了公关战溃不成军。随后,寄望于增加投入一击必杀的高德调高了市场投入,请来了女神林志玲担任声优,又和地图APP的工具定位格格不入,这样的“病急乱投医”恰恰证明了在高强度的成本消耗与前景不明的O2O发展趋势双重夹击下,高德的日子有多难过。

2012年Q4开始高德利润率见暴跌,2013年Q3其运营利润率暴跌32.5%、净利润率暴跌17.7%,而同期的销售费用则大幅增长了近40%。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局面下,如果干爹不变成亲爹,小家小业的高德在沉稳而又多金的百度、腾讯两大强敌环饲下恐怕熬不了太久。

其次,阿里的心态也意味着倾向于收购后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论是反映在不久之后阿里上市后的估值还是反映在阿里向来重视的舆论走向上,这都不会给收购双方太多的缓冲时间

阿里这个巨大的拼图上面盘踞着淘宝、支付宝、天猫三个巨大的版块,而其他零零碎碎靠收购整合进来的小版块在收购之前都寄望于依托于阿里系强大的资源和流量焕发新生,最终却无一例外的以失望告终,即使是风口浪尖上的新浪微博,也难逃“营销自媒体”的口碑下滑和用户流失。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恰恰体现了阿里“在商言商”的特性和短板。同时,面对来自百度和腾讯的巨大压力,阿里也不得不寻求最快的手段脱困。在最核心的支付领域,微信用小小的红包彻底击溃了阿里一直以来的自信、抽淘宝的血培养成人的天猫谋求上市始终差了临门一脚反而让京东占了先机;挖掘大数据和技术演进毫无头绪,只能望着百度名利双收……这些纠结、这些困扰,完全称得上是阿里诞生以来最大的一道难关。

 

这样的危机,寄望于11亿美元换来的高德,只能是杯水车薪。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