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诺基亚微软各退一步:用廉价安卓机啃市场

   时间:2014-02-25 10:46:34 来源:网易科技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你该换一个好一些的手机了。”2月24日,当网易科技记者在诺基亚中国区总经理Erik面前掏出一部H品牌手机时,Erik坏笑着说了这句话。

这一天,诺基亚在2014年MWC(移动通信世界大会)上发布了备受瞩目的三款“X系列” Android手机。这几款廉价手机的发布,成为了媒体记者在展会头一天里谈论最多的话题。

相比而言,诺基亚X系列手机与记者手里的H品牌手机并不在一个档位上,但诺基亚似乎更会造势营销——在X系列手机发布之前的几个星期里,诺基亚有意无意地把这个消息以“可靠消息人士透露”的方式传递给了诸如路透社、《华尔街日报》这样的权威媒体,于是就有了接连不断的关于“诺基亚投怀Android”的报道,也有了后来人们对诺基亚Android手机的极大关注。

不过,从目前已经公布的信息来看,诺基亚X系列手机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Android手机——它可以兼容Android应用,但同时也支持微软的服务。也就是说,诺基亚为了不激怒微软,很识趣地做出了一些应有的妥协。

诺基亚X系列手机没有陷入被叫停的尴尬,除了自己的妥协措施之外,还应该感谢微软的让步——在被问及对诺基亚采用Android系统作何感想时,微软高管带着尴尬的表情,表达了“虽不兴奋但支持”的态度。

“X系列手机是对诺基亚产品线的补充,能够很好地满足入门级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X系列也能帮助微软扩充足迹,连接下一个10亿的市场。”Erik说,“这一兼容的平台对于诺基亚和微软来说都是有利的,所以诺基亚并没有受到来自微软的阻力。”

诺基亚惊险一招棋

虽然诺基亚和微软双方的让步,让X系列手机如期发布,但诺基亚的这一举动还是令业界感到震惊——微软斥资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的交易即将在今年年初完成,但一直坚守着Windows Phone阵营的诺基亚却伸出一条腿,跨进了Android生态圈。

“诺基亚只是想通过这个产品满足入门级市场的需求,对微软也是有利的。”Erik解释说,在X系列推出之后,诺基亚的智能手机产品线得以补充。目前,诺基亚有了四个档位的手机:入门级的九宫格键盘手机、Asha触控屏手机、兼容的X系列手机,以及主战中高端市场的Lumia系列Windows Phone。

Erik的这种解释,与他的老上司——诺基亚前任CEO、即将在收购交易完成之后重返微软的埃洛普的表态一致。“诺基亚X系列手机将成为用户能够负担得起的微软Windows Phone平台和服务的通道。”埃洛普在X系列手机发布会上说,“这一系列的手机将主要销往仍主要使用功能手机的新兴市场,长期来看,对微软同样有益。”

对于诺基亚的这招棋,微软是否买账,现在还难下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诺基亚的这一举动令微软非常尴尬——虽然微软没有叫停X系列手机发布,其高管在采访中也表达了“支持”的态度,但有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收购交易还没有完成,现在还不是微软对诺基亚指手画脚的时候。

业界最担心的是,微软在完成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的交易之后,是否还会继续准许诺基亚推出X系列的Android手机。一旦X系列手机在未来被叫停,原本在微软高管脸上的尴尬表情将马上转移到诺基亚。

市场表现是关键

在不少业内观察人士看来,诺基亚X系列手机的命运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首批三款机型的市场表现。

如果X系列手机能够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那么诺基亚还有机会说服微软继续做出让步,用开放的心态对待这个兼容的平台。毕竟,Windows Phone阵营在这几年里并没有太多起色——据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2013年Android手机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79%,iPhone占15 %,而Windows Phone仍然只有4%的份额。

但如果X系列手机的销量并不如意,微软就更有理由对这个“混血儿”喊停了,因为微软无法借助这些廉价手机为其长期不见起色的中高端Windows Phone市场“补血”,也无法相信诺基亚所描绘的“下一个10亿连接”愿景能够顺利实现。

从目前全球的竞争状况来看,诺基亚X系列手机想要在廉价手机市场取得成功并不容易。比如在中国,虽然诺基亚仍然是广受欢迎的老牌子,但中兴、华为、酷派、联想、TCL、步步高等等这些厂商都是销售中低价位手机的高手,市场上售价在800元左右的Android智能手机并不少见,而且这些手机的配置一个比一个高。

中国厂商有那么多款配置不低、价格不高的Android手机,诺基亚怎么才能拿下原本属于它的市场呢?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