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触网先锋遭遇急刹车 中信银行是否有“然后”?

   时间:2014-03-17 10:28:56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信银行(601998.SH,00998.HK)风风火火的“触网”之路正遭遇“急刹车”。

3月14日,央行紧急发文暂停了中信银行与微信、支付宝合作的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业务。当天,中信银行A股下跌8.26%后被临时停牌。而就在传出与微信、支付宝虚拟信用卡合作的第二天(3月12日),中信银行股价还曾一度涨停。

一直被市场认为是银行业中“触网”先锋的中信银行,从今年2月份以来,由于互联网金融概念的持续发酵,中信银行股价涨幅一度超过45%。

暂停而非叫停

3月16日晚间,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与支付宝、微信合作的金融产品均处于测试阶段,尚未上线运行。目前将严格根据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进一步加强相关产品的合规性和安全性的评估工作及正式推广前的测试工作,完善产品的管理制度、控制风险。

“央行只是暂停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而非叫停。”一位银行业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是支付宝和财付通并未向央行进行报备;另一方面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仍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央行在下发的函中称,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将条码(二维码)应用于支付领域的有关技术、终端的安全标准尚不明确。相关支付撮合验证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质疑,存在一定的支付风险隐患。

从此前支付宝和微信公布的虚拟信用卡业务模式来看,虚拟信用卡将根据个人网络信用度确定授信额度,可以在线申请和审核。除了在线上消费外,还可以在线下特约商户通过二维码支付消费。

不过,资深信用卡行业专家崔素芳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按照监管要求,信贷或信用卡审批环节中必须满足“三亲”原则(亲访、亲签、亲核),虚拟信用卡是否能够真正做到“三亲”原则,是市场对其的质疑。

“无论发卡方式或者载体如何变化,信用卡客户的准入标准是不能够降低的。”崔素芳称,对于银行外部的增量客户,由于银行对客户的信息了解不充分,例如通过互联网累积的一些交易情况,也不能够完全体现客户的真实信息,这个时候,银行还是需要严格把控信用卡的准入风险,这部分准入条件不能够放松。

此外,与传统线下POS机专线支付及行业标准、法规较健全不同,二维码支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首先,二维码生成方式较为简单,由于没有生成标准也缺乏监管,容易被恶意利用。其次,二维码支付容易被木马病毒入侵,造成客户资金的损失。

事实上,目前中信银行力推的“异度支付”业务也以二维码支付作为重点产品。而除了中信银行外,包括各家大型银行在内的大部分银行都已经推出了二维码支付。不过,上述银行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央行文件是下发给支付宝和财付通,中信银行作为产品合作方而牵涉其中。但其他银行的二维码支付业务是否会参照这个文件而被暂停,仍然较为模糊。

“触网”步伐激进 收益未卜

作为股份制银行的“旧大佬”,中信银行依托中信集团背景,曾经拥有非常稳定的企业存款和国企客户资源。不过,随着近几年这两项传统优势的不断弱化,中信银行开始大力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以期实现转型。

2012年10月,中信银行成立网络银行部,提出了“再造一个网上中信银行”的战略目标。此后,中信银行开始和财付通合作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也是支付宝“余额宝”的唯一托管行和监督行,与银联商务上线了POS商户网络贷款等业务,成为银行业中的“触网”先锋。今年2月份以来,受阿里巴巴入股传闻的刺激,公司股价开始大幅飙升,从2月7日至2月28日涨幅超过45%。即使在公司否认了阿里巴巴入股传言后,股价走势依然较为坚挺。

此次支付宝和微信推出业内首张虚拟信用卡,中信银行也成为首家合作银行。中信银行称,虚拟信用卡是全力推进中信银行“再造一个网上中信银行”的重要战略举措,并相信其可以引领国内无卡移动支付的新时代到来。但此次被央行“暂停”成为其互联网金融布局道路上的第一个“黑天鹅”。不过,在3月16日发布的公告中,中信银行强调网络银行业务仍是其战略重点。

“在众多银行中,中信银行确实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占据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上海一位阳光私募基金经理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不过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需要持续的创新力,先发者未必能够成为最后的赢家,中国平安、民生和招行等都可能后来者居上。

该基金经理认为,中信银行前期由于“互联网金融”概念炒作股价涨幅已经较大,短期内,由于央行暂停虚拟信用卡业务将对股价走势造成一定影响;不过,如果未来虚拟信用卡业务重新获得监管部门批准,股价可能再次被市场炒作。

一位券商分析师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暂停虚拟信用卡短期内对中信银行的影响主要在信用卡业务上,其实对银行业绩并不会有太大影响。

不过,该分析师也提到,中信银行之前注重高端客户,转向做低端客户难度其实特别大。同时,在其和微信、支付宝的合作中,银行话语权是否足够强、能否为其带来利益也是值得怀疑的。

据一些和支付宝、微信洽谈过虚拟信用卡业务的银行业人士称,在虚拟信用卡合作上,两家互联网平台要求银行向其开放用户数据和风控模型,还要与之分享收益;此外,银行在网络信用卡业务中也只是承担了一个后台的作用,其实并没有真正地掌握到客户,客户数据资料等方面是银行和电商共享的,未必能为银行带来真正收益。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