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370航班失联后的第二天,就有超过170万人在微博上留言,微信上更是遍布着网友的祈祷。但由于事态的不确定性,信息开放的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各种网友的猜测和谣言。甚至连部分专业媒体的官方微博也被“借势营销”冲昏了头脑,与网民们一起转载虚假新闻,暴露出缺乏“守门人”的社会化媒体的一些短板。
而其背后呈现出的是网民在一种焦虑情绪下的信息偏好:在信息获取渠道不固定,且缺乏权威性的时候,网友通常会挑选自己喜欢的信息阅读并传播。笔者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名字:焦虑性信息偏食。
与通常的资讯偏食有所不同,人们如果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繁杂信息却来不及分解消化,超出机体的承受力,便会造成一系列自我强迫和紧张,而对于信息的接受则偏向于匆匆阅读,挑自己最愿意接受的看。这与我们遇上烦心事,不想吃饭,或者只挑选自己想吃的是同样一个道理。
泥沙俱下,用户对于信息的焦虑正在使他们的触媒习惯发生迁徙。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可能造成的信息超负荷,移动资讯平台正试图通过个性化、社交化等创新的技术手段解决这一难题。同时,像腾讯新闻客户端、搜狐新闻客户端这些专业的移动资讯平台也通过专业的媒体素养、广阔的媒体渠道,逐渐成为“第二屏”信息来源的主力。
同时,伴随移动时代媒体行业与形态的变革,以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移动端媒体也更多地承载了“守门人”的责任与使命。那么何谓“守门”?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卢因提出的“守门人”(gatekeeper)概念指出,是一种对于可进入下一传播渠道信息的选择权。海量新闻对媒体传播来说,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人们获取信息时会有更多选择,但另一方面,在有限的时间下,有用信息却被淹没在海量信息中,使受众不知所措。而最重要的是,在海量新闻中,很多新闻真假难辨,即便源于同一真实事实的新闻,其构成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
这其中,媒体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美国新闻评论家李普曼提出的“探照灯”隐喻那样:媒介像是探照灯,灯照到哪里,人们就关注到哪里。
事实上,微信、手机QQ推送的腾讯新闻、订阅号以及新闻客户端资讯,已经基本可以满足很多人的日常生活的新闻消费需求。同时,传播媒介也更加趋向移动、实时、社交化。这也使得如今“守门人”的角色在新闻选择上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专业的移动资讯平台已取得了显著提升。大事件中,用户也更加希望能有“靠谱”的声音及时持续发布,这使得新闻客户端成为了为数不多的移动端官方信息发布中心。
从市场中领先的几家新闻客户端下载量、评论量可以看出:以腾讯、搜狐和网易三大新闻客户端为例,昆明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腾讯新闻在APP store免费排行榜中迅速来到第8位,搜狐也由之前的462位增长至319。腾讯新闻客户端的相关新闻的评论量更是达到74万。不难发现,网民对于大事件真相的了解欲望,推动了移动资讯平台的下载与活跃。
大事件下,相较于社会化媒体的只言片语,甚至有时并不太准确的报道,新闻客户端的优势尤为凸显。像《守望MH370时间轴》这期报道就详细记录了整个事件发展的真实全过程,形式新颖,牵动着网友的心。
另外,广阔的渠道覆盖也使得正确信息能够被更广泛传播,进而使网友不至于在群体中迷失。腾讯无线新闻服务超过4亿的用户覆盖量使用户全覆盖成为可能。这样一来,重点新闻可以随时刷出来,凭借身后门户网站的媒体专业素养,搭配社交工具的传播能力,网民的信息焦虑得以最大化的缓解。而笔者认为这也是为什么在三大新闻客户端中,腾讯提出“事实派”概念的原因。所谓事实派,指的是力求从嘈杂的信息与观点中,让新闻回归事实本质,而这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信息焦虑。而从网友的评论中也可以看出,他们对从移动媒体中获取真实新闻的渴望。
正如这位微信好友转载《新闻百科—马航客机失联事件的真假信息》时评论所说:只有在谣言满天飞的时候,才知道事实的好,平时叫宣传,这时候见真章。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曾说过:“新闻教育的核心不是技巧和知识,而是培养一种新闻精神。”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每一个媒体乃至每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绳。而这一准绳也是新闻客户端端最坚实的基础,毕竟无论到什么时候,我们都希望得到的是“事实”。
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驱动着用户能更快、更好的获取资讯,而媒体的专业素养则是资讯能够在用户心里扎根的根本,这一点在任何时代都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