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软件老牌厂商用友和金蝶几乎在同一时间推出类似微信朋友圈的产品“工作圈”,主打企业社交市场。不管是创新也好,转型也罢,工作圈能“圈”住用户吗?对于企业用户的价值又在哪里?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金蝶的“工作圈”历史:
金蝶早在2009年之就致力于企业2.0的转型,尤其强调企业社交媒体的运用。2009年11月,金蝶推出新浪微博,公司几乎全员开博,超过2/3的高管,包括董事长徐少春在内,都是活跃的博主。
金蝶在2012年1月9日,正式推出“金蝶微博”平台,作为金蝶集团向互联网转型的重要步骤与载体,“金蝶微博”定义为“私密的企业社交平台”,该平台是以企业为核心的安全、独立、私密的员工协作产品。同年8月份,升级为“云之家”,致力于在社交网络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更多工作应用,打造企业社交化工作空间。
之后,金蝶在ERP三大产品线KIS、K/3、EAS融入社交功能,即工作流审批的社交化、业务指标的社交化、任意业务对象的社交化。
2013年底金蝶云之家推出了“工作圈”应用,此次“工作圈”的推出,社交化工作不再局限于相同企业邮箱的用户了,用户在团队空间中可以邀请公共邮箱用户或其他公司用户,进行社交化协作。
金蝶社交化软件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重要。我们只有不断地与各类人员进行交往和信息沟通,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发展自己。社交网络(微博、微信)的流行,带来了个人社交的革命。企业内部,除了协作,还有社交。作为职场人士的我们需要朋友圈,更需要工作圈。
但无论是用户的需求、还是工作和思维的方式,国外的企业社交和国内的企业社交是完全不同的。单纯的企业社交在中国可能行不通:既解决不了企业的实际需求,更不可能改变国内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协作、分享、讨论”类的功能一直出现在协同OA软件中,但实际情况时,企业老板并不喜欢这样的功能,企业的核心还是在经营上,如何快速获取订单、野蛮式增长、抢占市场份额比什么都重要。因此企业软件一定要帮助企业取得成功。不然,企业为什么要花钱投入在企业软件上?企业真需要的两类软件:直接帮助挣钱的软件和帮助提升工作任务效率的软件。
2年的时间,金蝶对于企业社交的“中国化”做出来有益的尝试。尤其是Yammer在美国的成功毫无意外地引发了国内公司在此领域的开疆扩土。但国内的社交化软件一定会进行分化更加关注企业的实际需求,比如纷享销客: 一切为了销售,这样的定位很清楚,就是服务销售过程和销售人员管理;另外泛微的eteams定位于企业成员每个人每天的工作任务管理,一目了然地知道:今天做了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
完全照搬国外Yammer的企业社交模式在中国能行得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