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的北京植物园,水清木华,草长鸢飞。四处都可以看到的一个场景是:游人们拿着手机纷纷对准一丛丛的鲜花或者一株株的植物,然后便饶有兴致的研究起手机屏幕来--------他们并非拍照,而是在扫描二维码。
原来,百度百科为北京植物园内的百余种植物悬挂了4000个新的二维码名牌。植物名牌上不仅详细介绍了植物的名称、拉丁文学名、科属,还贴上了一个特别的二维码,游客只要用手机轻松扫描,通过无线网络就可以自动进入相应的百度百科词条,查看到关于该植物的详细知识。
曾几何时,有问题百度一下,成为PC时代尽人皆知的常识和习惯。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用百度寻找答案也同样渗透到了每一个生活场景之中。百度百科推出的“植物二维码”,让网络世界的专业知识库“连接”起了现实世界的实物,不论有意学习还是无心查询,科普变得更加便捷而高效,人们在印象深刻的科普体验中“找到”了想要的知识。
知识获取的场景无时不有 随地可连接
针对阅读行为的专业分析一直在验证一个真理:“纸上得来终觉浅”。事实上,通过电子媒介获取的知识比纸上得来的“更浅”,它在用户的记忆中停留的时间更短。因此,在网络上的查询和浏览,本质上还是一种“浅阅读”。
如今,当你漫步在植物园,看到新奇的植物,一边闻着它的气味,看到它的外观,触摸到它的质感,一边通过扫描二维码,还能找到更多专业的植物学知识和解释。这种多方面的综合感知,彻底改变了人们停留在网络页面,搜索“发现知识”的过程。如果说,用户在网站上的搜索是“连接+找到”,那么游客在一棵树、一朵花面前的扫码就变成了“找到+连接”。
这可以算作是百度百科多年来的一个突破。作为各个搜索网站的标准配置,百科的权重还比较高,它总能排在搜索结果的前列。但是,对照其他应用的火热,百科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融合却一直被锁定在电脑屏幕前面。
“植物二维码”的出现,大大改变了知识的获取场景,游客获取知识的环境不仅有了现场感和趣味性,思维方式和用户体验也都有了新的改善。先找到实物,有兴趣以后再连接知识,这种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其效率和记忆曲线显然比传统模式要高得多,也深刻得多。
它让知识获取的场景无时不有,随时都可以进行科普和学习,每一个生活场景都可以变成妙趣横生的课堂。
知识传播的 “入口”无处不在 随时可找到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互联网上什么都有,人们很容易利用网络学习到最新的知识。但恰恰是这样,人们在旅行中获取知识的过程,才更显珍贵。因此,把网络上海量信息的优势,与游览结合起来,为知识获取打开强“入口”,恰恰是百度百科走向线下的意义所在。
“植物二维码”是改变知识获取途径的一个“入口”,通过这个入口,实现从线下场景到线上百科的“连接”,可以让找到的答案更有趣、更有用、更有效。这种“找到”的方式洞悉人性,因为它抓住了用户的“兴趣”。
线上用户更多是通过通用搜索进入“百科”,是“顺道”了解相关知识;而挂在植物和古迹上的二维码,则连接了事物背后的科学或历史知识。前者有捎带手的“被动”,后者则是眼见为实的“主动”。
当人们有了“互联网上有一切”的潜意识,又知道二维码可以连上那个啥都有的“互联网”,这个挂在植物面前的二维码,就具有了强大的吸引力。只要游客的目光锁定某株植物,兴趣点有了,“连接”就随之产生,这就是百度打造的强入口。换句话说,只要是能让人兴奋的事物,就可以建立起对百度海量信息的“连接”,让我们的周遭都成为“入口”。
事实上,百度可以“连接”的事物还有很多,比如所有博物馆的陈列、所有名胜古迹、所有自然景观,甚至一条街、一栋建筑、一家店等等。连接的方式也很多,比如位置定位、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可呈现的方式也还有,比如声音,又比如未来的虚拟识别技术等等。
如此想来,信息、入口、连接,都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人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与知识已不再是奢望。《圣经》中说“只要寻找,就能得到”,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百度而言,甚至无需寻找,因为,只要你需要,它就能连接,就能帮你找到。
当线下植物连接线上百科,人们找到的不仅是自己所感兴趣的知识,更是一种从心所欲的学习方式,一种神游万仞、思接千载、瞬间洞悉世界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