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为“Baidu Inside”开场,百度影棒3与小米PK性价比

   时间:2014-05-05 17:23:26 来源:互联网作者:信海光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4月29日,百度推出其新的智能硬件产品--百度影棒3。从上一代产品开始,在外形上,百度影棒已经完全脱离“棒”的概念,而变成了一个盒子,现在的百度影棒3功能更是从原来的极简比得复杂而庞大。

下图为百度影棒1、2

按百度的描述,其功能大概是这样的:

1、支持4K超清视频。

2、硬件配置大幅升级。CPU升级为Amlogic S802,主频2GHz;内存升级到2G DDR;采用8核Mali-450GPU,2个负责几何,6个负责像素,支持3D渲染;采用28nm HPM制造工艺,百度透露其性能比Amazon FireTV、Google Nexus TV以及Apple TV提升了3倍以上。

3、配置遥控器和手柄(可选)。百度影棒1和影棒2均是软件遥控,即通过手机App进行影棒遥控。影棒3则配置了专门的遥控器,支持3D游戏,与触控、蓝港等游戏厂商合作了近50款游戏,是捕鱼达人电视版的首发平台。

4、增加了网线接口,同时还对WIFI天线进行了改进,信号接收能力提升一倍以上,以应对4K播放所需要的更高带宽。

5、内容大幅增加,引入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更多正版的视频源。除了支持爱奇艺、PPS、腾讯视频、PPTV、搜狐视频等网络视频外,百度影棒3还引入了湖南广电芒果TV、CNTV未来电视、华数等互联网电视牌照方达成合作,引入更多内容。”

6、支持最新的安卓4.4版本系统。

这款智能硬件百度定价399元,与小米正在力推的小米盒子增强版价格几乎一模一样,而如果仔细比较两款产品的参数,百度影棒3和小米盒子增强版也几乎一模一样。而百度影棒3的销售渠道也像小米一样,是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

比较图:

这几个与小米的“一模一样”,显示对百度对影棒3推出之重视,毕竟百度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不以硬件为特长,它能在价格上和配置上做到与以性价比为长的小米比肩,已属难能。按百度副总裁王湛说法,目前的百度影棒3根本不考虑盈利,目的就是先征服用户,市场销量目标是100万台(相当于之前小米盒子的销量)。

百度为何忽然在百度影棒这样的硬件上忽然表现出强大的野望?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联系到百度影棒3推出的几个背景。

大的背景是BAT在客厅、娱乐、视频、游戏等几大领域的激烈争夺。在百度影棒3发布的前一天,阿里巴巴刚宣布以12亿美元收购优酷土豆部分股权,其向视频网站进军迈出实质性一步后,这使得BAT娱乐生态大战更加激烈,而百度在相关领域是拥有重大利益的,在硬件上布局,营造完整的客厅娱乐生态,是未来不可避免的一步。百度影棒3承担了这一环的重要任务。

另外一个大背景是百度刚刚推出的“Baidu Inside”硬件生态计划。一周前,【微天下】曾披露百度一股脑向外界展示了包括云打印机、智能健康手环、车联网解决方案Carnet等在内的20余款智能硬件设备,这些硬件都属于一个名为Baidu Inside的智能硬件平台,其目的是创建一个围绕百度为核心的智能硬件生态圈,以增加百度在未来智能硬件领域的发言权和掌控力。而百度影棒3显然是这个“Baidu Inside”放出的第一炮,必须要响。

还有一些市场上的小背景,比如营销上的借势,从百度影棒3的配置和价格以及发布时间,可以看出,百度影棒3有三个势头可借,首先当然是小米的势,经过一段时间的包装与宣传,小米盒子在市场上已经有了相当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百度推出与小米盒子性价比几乎完全相同的产品,借势的意图很明显。

其次是借4K电视大热的势。这个势头主要是乐视超级电视和联想电视炒起来的,本月初,两家都高调发布了4K电视,拉开4K时代的帷幕。但4K时代虽然来了,市面上支持4K播放的盒子却极为罕见,百度影棒3的4K播放功能则可以填补这个空缺。

第三是家庭电视游戏的势。这一领域的热度不需多说,百度影棒3强化游戏功能,并附卖游戏手柄,用意很明显。

雷军说,只要是头猪,站在风口上也能飞起来,百度影棒3站在两大背景三大势头之后,如果最终仍没有飞起来,就只能是产品本身的问题了。

其实就我个人的看法,百度做智能硬件,在技术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怕就怕涉猎过多,不够专注。像百度影棒3这种产品,放在一般小一点的企业,都是集全公司之力去打造一个明星产品,构建上下游生态,打磨用户体验,这样才能把产品的全部潜力发挥出来,但在百度这样的大公司,是否能给予这样的力度支持就未可知,不过百度有大数据和技术上的优势,像baidu inside计划这样的平台则是小公司所不具备的了。

百度影棒3在5月9日才开放第一批工程机公测,具体的评测,只能在拿到真机后推出了。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