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号称移动互联网“达沃斯”盛会的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除了不少行业名人前来参会之外,会场展台也是熙熙攘攘,早上观众签到甚至排起了几百米的长队,可见移动互联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业的主流阵地,一派爆发的盛况。
移动互联网成了主流阵地,移动搜索也成了香馍馍,近日阿里撑腰UC、腾讯支持搜狗,都觊觎起移动搜索这块“乳酪”。而各家之所以都要花大力气做移动搜索,除了其商业模式较为明确之外,更因为搜索在手机为核心的掌上世界里,其价值正被重估,搜索很可能会成为手机的最重要的入口,也难怪阿里和腾讯都如此重视。
对搜索的争夺,实际上是移动互联入口大战的一部分。但争不争得出个所以然,还得看能不能过得了现今移动搜索最大玩家百度的几条护城河。
第一道护城河便是百度的品牌,十几年来,“搜索”这个有了互联网之后才成为日常需求的人类动作已经被谷歌和百度所定义了,在国外就是“谷歌一下”,在中文世界就是“百度一下”,根本不用多做解释,谷歌百度已经让搜索变得日常化、社会化。而在移动搜索领域,百度目前超过72%的市场份额,也证实了其在掌上世界的品牌价值。
UC在推移动搜索产品时,替换掉原来的百度搜索后,只要能让认可百度的用户中的一小部分无意中用到了UC自己的搜索产品,那也能为自己引流不少。 但要真正替代掉百度还是有难度的,因为用户对品牌的认可是靠长期的用户体验积累而成,甚至有可能当用户发现自己用习惯的产品被代替后,追随而去,反而会让UC浏览器得不偿失。
第二道护城河是百度的数据。移动端碎片化的使用时间,让移动搜索的需求越发倾向于本地化搜索和生活服务类搜索。由于屏幕等移动设备的限制,又要求移动搜索要做到能精准把握用户需求,这就要求能准确洞察和理解用户的真实意图。而百度庞大的搜索数据以及前卫的挖掘技术,之前已为对接这些需求奠定了基础。
搜索作为看得见的互联网入口在向移动端转移的时候会有所变化,但在后台PC和移动都是一样的。搜狗、360、神马携既有用户争夺搜索市场,前面的“搜索框”好说,但后台大数据却非一日可竞之功,这些大数据并非不可见,你可以以服务器来代表它们,百度、谷歌这类搜索巨头有多少个服务器现在还是个秘密,总之其存储的数据肯定是个天文数字,以谷歌的信息看,它两年前被报道拥有大约200,000到450,000台服务器,这些服务器被装在标准1AAA运输集装箱里,每个集装箱里面装有1160台,其重量一台起重机的功率竟无法吊起,这也算搜索公司的“重资产”了。
第三道护城河是百度十多年所积累的技术,既有的成熟搜索技术不用多说,可能更大坎是百度用来构建未来5年移动搜索雏形的前沿技术,未来移动搜索的需求将更贴近生活和娱乐,搜索框不仅要能进行文字搜索,还要能识别用户输入的声音和图像信息。
百度的中文语音输入识别率早已在业界首次突破了90%,据说是业界最为尖端的技术之一,而百度的图像技术也已把深度学习技术应用到自然图像OCR识别、人脸识别等领域,准确性和在线计算效率都有很大提升,对识别条形码、二维码等移动搜索必备图像形式,都有丰富的经验。
而除此之外,包括此前手机百度上推出的热力图轻应用等,都是百度在移动化创新的不断尝试。这其实不仅仅是凭技术实力了,还需要第三方的介入,也就是马上要谈的第四道护城河。
第四道护城河,是百度围绕移动搜索建立的生态圈。移动搜索和手机浏览器不一样,手机浏览器只是入口,但移动搜索则是一个合纵连横的完整生态体系,百度在开发者和商家两大群体构建起来开发者生态体系和商业生态体系,将是是竞争对手很难跨越的鸿沟。
如果从用户角度去看,百度做的移动搜索已经不仅仅是搜索工具、浏览工具它还是综合服务、商业交易的大平台。所以说,在百度之后做移动搜索,光靠简单的技术研发、数据积累肯定不行,还得能有建立生态圈的前瞻性和实力。
但很显然,搜狗、神马等后来者想填平跨过这四道护城河是很难的,百度的品牌、技术、数据积累和生态的建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那要再等几年?但百度肯定也不会原地踏步地等待。
由此,已经看出,UC和搜狗在未来或有得一争,都凭三级火箭式的发展模式在移动搜索市场里为“老二”的头衔磨刀霍霍,但要想取代老大,难度太大,除非它们有颠覆性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