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阿里巴巴IPO:雅虎兵败中国互联网

   时间:2014-05-12 09:48:57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文/侯继勇

阿里集团IPO,以市值2000亿美元计,雅虎持有阿里巴巴股份22.6%,价格约为452亿美元。这超过了雅虎本身的市值:截至5月8日,雅虎市值约为341亿美元。

因此雅虎成为了阿里巴巴IPO的赢家?从投资角度看,雅虎完成了一笔成功的投资;但从战略角度,特别是2005年雅虎投资阿里巴巴的初衷看,雅虎却是个失败者。

2005年8月,雅虎以10亿美元+雅虎中国换取了开曼群岛阿里巴巴40%的股权(只有35%的投票权)。经过此轮收购后,阿里集团前三大股东分别为雅虎、马云为首的管理层、软银,持股比例分别为40%、31.7%、29.3%。

雅虎投资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原有股东孙正义是幕后推手:2005年,马云、孙正义、杨致远三人有一个划分全球互联网疆域的计划,雅虎当时美国互联网NO.1,雅虎日本则是日本互联网NO.1,阿里巴巴也要成为中国互联网NO.1。

杨致远与马云认识,早于马云与孙正义相识:与孙正义见面是1999年10月,而早在1998年,杨致远访问中国,马云杨致远爬了长城,自那以后,两人就成了好朋友。

阿里巴巴如何成为中国互联网NO.1?三方没有明显的共识,只有一个模糊的规划:3721+一搜+雅虎搜索,成为中国搜索NO.1,“淘宝网+一拍网+阿里巴巴”成为中国电商NO.1,雅虎中国+新浪成为中国门户NO.1。

这一计划成功,搜索领域的百度、门户领域新浪,加上电商领域的阿里巴巴成为中国互联网的王者,然后再辗压马化腾的腾讯,一举统一中国互联网。

2005年早春,在美国加州的圆石滩高尔夫球场,乍寒乍暖时节,杨致远、马云一边打高尔夫,一边完成了统治中国互联网的“隆中对”。马云衣服穿得少,即使加州阳光明媚,也觉得有些冷,杨致远则兴致勃勃的压价。

杨致远不断压价的结果是:雅虎10亿美元加雅虎中国资产持股阿里巴巴40%。

事实上,这一“隆中对”并非杨致远的发明,而是杨致远的前下属、曾任雅虎中国总经理周鸿祎提出的战略。周鸿祎从来不缺野心,其在任上提出了统治中国互联网的计划:以 3721对抗百度,同时推出一搜,占领中国搜索媒体时代的至高点;以一拍网发力电商,阻击的不是ebay中国,而是淘宝;同时收购新浪网。

周鸿祎制定这一战略的时间,是在2003年。周鸿祎的胃口很大:消灭百度、新浪、阿里,在中国只能存在雅虎中国。至于马化腾的腾讯,那时候周鸿祎还没有看在眼里,未来全球互联网只需要记住三个人:杨致远、孙正义、周鸿祎。

杨致远或许认同周鸿祎的战略,却不认同周鸿祎这个人:作为下属,周鸿祎总是自行其是。杨致远并不希望未来的互联网记住周鸿祎,记住杨致远就可以了。

杨致远选择马云,是马云更友好,更好沟通。但他们的友谊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2007年11月,阿里巴巴旗下B2B在香港成功上市之后,以马云为首的管理层谋求在整个集团内更大的话语权。谋求阿里巴巴话语权,某种意义上谋求全球话语权。

阿里巴巴香港登顶,成为中国互联网NO.1。此长彼消,雅虎美国被谷歌超越,越来越被动;雅虎日本则处于平稳状态;中国互联网在全球互联网格局中却越来越重要。三个人及三个人背后的公司在阿里集团内的权力需要重新分配。

曾经的小弟要当大哥了,或者另立门户,昔日大哥却认为小弟应该永远是小弟。

从2007年至2011年这四年,是马云、孙正义、杨致远三个激烈博弈的四年,直到支付宝VIE事件,三方矛盾公开化。四年博弈,特别是VIE事件让杨致远、孙正义重新开始审视现实:控制阿里巴巴的是马云为首的管理层,而不是股东。

孙、杨二人才开始明白马云说过的那句话: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VIE事件后,是雅虎开始了历史性的大撤退:2012年9月,阿里巴巴宣布对价76亿美元回购雅虎持有其股权的一半,即20%,回购的股票部分注销,部分引进新股东,新股东包括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旗下负责股权投资的子公司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博裕资本、中信资本,以及其他来自全球的投资机构。

当时协议规定,如果公司IPO,阿里巴巴集团有权在IPO价格回购雅虎剩余股份的10%。余下10%的股票,待到阿里巴巴集团上市禁售期之后,雅虎可以选择出售。

阿里集团IPO,雅虎现在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将减去一半,即11.3%,在阿里巴巴董事会中将完全丧失话语。阿里巴巴作为雅虎中国桥头堡的战略意义不复存在。

1998年一起爬长城那一年,马云34岁,杨致远30岁,恰同学少年时。十六年弹指一挥间,那个“解放全人类”的王图霸业已经不复存在。或许,今后两人还可以一起喝酒,一起聊天,一起“致青春”,那时定当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编辑 卢爱芳)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