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在线购物最后一公里的“送达之战”

   时间:2014-05-30 15:56:44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最后一公里,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电子商务交易中用户体验的最后一环,也是整个交易流程中存在最多不确定因素的那一部分。

随着在线购物方式区域便利,商品类别已丰富至生鲜甚至钻石,支付手段的多元化,“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收货体验开始成为影响用户购物体验的重要变量。而这场“送达之战”的参与者不只是电商平台,新型创业公司和传统的快递企业,都开始从中寻觅机会。

顺丰优选便是这样的案例,依托母公司顺丰速运高效的线下配送能力,他们开设了生鲜商品的配送服务,这个领域可能是他们相较于传统电商平台最大的优势——生鲜商品不仅对送达的时间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考虑到退换货、保质期等问题,对其库存也是不小的挑战。而在5月,顺丰也开始了真正的“最后一公里”业务——他们同时在全国开张了518家线下实体店:“嘿客”。“嘿客”定位为社区便利店,提供商品线上购买、水电缴费等服务,用户可以扫描二维码下单,选择配送到家中还是上门店自提,也能在网络下单后,来嘿客实体店体验和自提商品。

拥有自建物流能力的京东同样开始打起了自己的算盘。3月份,京东宣布与全国15个城市12个品牌近万家便利店签订合作协议。便利店入驻京东开放平台后,覆盖到的用户可享受到“下单后一小时送达”的服务。而最快能够15分钟送达,但这项服务需要收取额外费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京东首席物流规划师侯毅表示,除便利店外,未来还可能会推出针对蛋糕店、药店、服装品牌甚至建材连锁的模型,试点结束后,将在今年下半年集中推出。

紧接着4月份,京东宣布正式涉足生鲜电商市场,进驻京东开放平台的便利店将直接从生鲜产品公司采购,放到京东上销售,用户下单后,便利店负责“最后一公里”配送。这样的合作模式是不是很熟悉?

PingWest所报道过的“众包电商”Instacart正是基于这样的合作模式,将生鲜杂货送到客户手中。这是一家2012年从YC毕业的创业公司,它一家按需供给生鲜杂货,顾客在其网站或者App端下单,商品将由距离顾客最近的百货超市提供,并且保证订单在几小时内送达。Instacart没有自建仓库,也不组建车队,而通过与全食超市、乔氏超市以及好乐多等百货超市合作,并与独立采购者签订合同,雇佣他们进行订单配送。Instacart会向用户按照次数收取费用:用户如果要求一小时内送达,则需支付9.99美元;如果要求三小时内送达,则需支付3.99美元。

采用这种众包采购、配送的方式,目前Instacart目前已在全美8座城市运营,包括旧金山、波士顿、纽约、芝加哥、洛杉矶。这种快速的配送方式在大都市颇受欢迎。3月份,Instacart创始人在接受TechCrunch采访时表示,在登陆纽约的两个月后,收入增长为原先的2.4倍,并且2014年要扩张到10座城市。

而实际上,还有另一家创业公司也玩起了类似的花样——顾客在App上下单,签约的独立采购者从合作的百货超市提货,在规定时间内配送到下单用户手中:没错,它就是Uber。就在4月初,Uber在纽约曼哈顿地区开启了快递服务UberRush。在Uber划定的五个区域,用户打开手机App,像叫司机一样叫来信使(Messenger),他们将过来取件并配送到你希望的地址。使用UberRush后,用户将在手机上查看到信使取件的预计达到时间,以及随时查看包裹的实时位置。

对于这样的快递服务,Uber给出了收费标准:同一个区内,派送一个包裹收费15美元,如果跨区收费则增加5美元;所跨区域越多,则收费越多。“信使”(送货员)则由Uber负责招聘,并接受Uber的培训。比较有趣的一点是,Uber的“信使”可不一定都是开着Uber的汽车来的,他们可能会骑自行车,也可能是步行。

这看上去很新奇,但比起亚马逊的“空军计划”,Uber的送货方式就显得有些小巫见大巫了——今年初,亚马逊 CEO Jeff Bezos在参加CBS电视台60 Minutes栏目专访时谈到,亚马逊将在未来4-5年内推出Amazon Prime Air的新服务。这项服务将利用小型旋翼无人机,完成接单到收货的整个流程,并能在30分钟内送货上门。这些无人飞行器,能够飞离亚马逊旗下96间库房10英里(16千米)远的地方送货。亚马逊所做的事情,就只是输入收货地的GPS坐标,装上货品,接下来的工作就不用他操心了,无人飞行器会在卸货之后,自动返回库房。毫无疑问,在空中绕过汽车拥堵和建筑物的干扰,快速将货物送达,是亚马逊采用无人机的最大原因。

那么,就等着看这场最后一公里的“送达之战”如何继续改变我们的购物方式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