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微软“小冰”被指泄密遭微信封杀

   时间:2014-06-03 10:46:01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端午节期间国内互联网市场再现“封杀”事件,这次主角是腾讯和微软。5月29日微软智能聊天机器人“小冰”上线,6月1日,腾讯全面封杀小冰账号。新京报记者获悉,两家公司展开谈判,但截至记者发稿,双方没有达成一致。

腾讯称小冰被封源于违规

5月29日下午,微软亚太研究院召开媒体见面会,发布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小冰”,可通过微软必应官网认领,加为微信好友并拉到微信群中群聊。除了能实现人机交互外,微软小冰还兼具群提醒、百科、天气、星座、笑话、交通指南、餐饮点评等功能。

微软发布会上曾表示,微软小冰服务的自动应答内容来自互联网公开的大数据,并经过人工和技术过滤,以确保符合中国法律法规要求。微软小冰服务将积极配合近日由国家三部门专项治理微信等平台的治理行动。

首批发布的10万个小冰账号数小时内被认领一空。据知情人士称,“这是微软在互联网领域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款产品。”

5月30日,记者所在的多个群里均有小冰入驻。据微软当天反馈的信息,由于用户需求强烈,超于微软预期,导致小冰回答速度缓慢。而且10万小冰派发结束,排队认领人数当天已达到数万人。

5月31日,微软小冰加入的微信群攀升至150万。5月31日晚至6月1日凌晨,微信订阅号上出现多个虚假“微软小冰”。6月1日7点-10点,微软小冰官方发布页面被域名劫持,无法访问;上午10点左右,腾讯全面封杀真假微软小冰的微信账号。

对于封杀“小冰”的原因,腾讯方面表示,该产品由微软公司自行开发,和腾讯公司无关,但腾讯方面接到了大量用户询问,担心这款产品的运营方式可能泄露用户聊天内容。经微信团队查证,发现该产品涉及模拟用户操作、诱导用户拉群、批量注册垃圾账号等影响平台规则和用户体验的违规行为。为保护用户体验和安全,微信团队“依照平台规范对此事进行处理”。

腾讯方面还表示,第一时间联系了微软,正在等待对方的有效反馈。

微软称用户隐私安全没问题

微软则在两天内连发多个声明回应腾讯。“腾讯在未做任何说明的情况下,突然开始大规模杀死在各个聊天群组之中的 小冰 账号。同时,网络上出现一些明显是雇佣水军的文字内容,诋毁、谩骂 小冰 ,并毫无根据地散布 小冰 侵犯用户隐私的谣言。 小冰 采用最高等级的用户隐私保护,用户的信息不会因此存留在服务器中而发生泄露。”

对于用户提出“小冰”会自动再拉多个“小冰”进群的问题,微软称,只要微信为“小冰”发放一个账号,即可避免任何群组中出现多个“小冰”的现象。微软方面还表示会救活“小冰”,二代“小冰”的研发已接近尾声。

昨天微软在最新声明中表示,微软小冰采用比微信本身更加严格的隐私安全保护机制,微软小冰的用户隐私安全没有问题。

微软称,如用户对话中没有提到小冰,小冰会立即将该对话全部直接清除,而不会做任何存储和任何处理。如果对话中提到小冰,小冰会根据该对话给予回复反应,然后立即清除该对话,同样不会做任何后续处理。微软小冰不会,也不需要使用用户对话信息进行人工智能训练,微软小冰的人工智能语义全部来自公开的搜索引擎网页信息和智能语言组合,不涉及任何聊天记录信息。微软小冰全部与隐私相关的技术策略均对全体网友公开。

目前谈判无果

据新京报记者获悉,在“小冰”上线前,微软亚太研究院曾联系腾讯,希望就此展开合作。但腾讯未予回应。所以微软采用“个人账号”的方式推广小冰。

据微软介绍,在内测阶段,腾讯就曾多次“猎杀”小冰。“小冰”上线后,腾讯次日曾主动与微软联系,寻求对话,微软高层也积极响应,希望腾讯可以开放一个“公共账号”给小冰。但双方并未就此达成一致。

据悉,昨天微软和腾讯已在多个层面展开“谈话”,但截至发稿,双方仍未达成一致。分析人士称,微软小冰动了腾讯的利益,和当年的“珊瑚虫”、“qq保镖”有点类似,腾讯是绝对不会允许小冰活下去的。

不过据记者了解,微软高层对小冰产品也寄予厚望,而腾讯在其他产品和微软也有合作关系,双方的合作也并非不可能。

昨天腾讯未对此事做进一步回应。

新京报记者 林其玲

分析

腾讯为什么封杀小冰?

分析人士称,腾讯对产品一直有很强的控制欲,对第三方产品限制很多

互联网分析人士葛甲认为,微软通过小冰获取到用户的隐私信息不是没有可能,但微软的隐私保护级别比较高,用户倒不用太担心。

“双方事先没有完全沟通,按照腾讯的风格,即使微信不会做深度学习的机器人,也不会愿意让别人做。所以肯定会封杀小冰。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葛甲称,从亚太研究院“罕见的马上回应”,且语言轻松幽默来看,微软应该是提前知道会被封杀的。

对第三方多处“设限”

葛甲称,腾讯对自己产品一直有很强的控制欲,对第三方产品有很高的限制,目前微信很少有第三方产品,只有少量表情,还有一些游戏,但都是严格在腾讯把控之下的。原因很简单,社交是腾讯的生命线,腾讯需要保护自己的商业利益,而事实上腾讯从qq体系开始,就是比较封闭的。

“就像当年的珊瑚虫、彩虹QQ,再到后来的QQ保镖,这些都是基于腾讯生态系统却没有得到腾讯同意的应用,对于这样的产品和进入方式,腾讯历来的反应只有一个,那就是把他彻底干掉。”葛甲称。

微信诞生至今,微信团队在可能对用户体验造成影响的决策上面从未“手软”。这也让微信的成长显得比较保守,对第三方的政策是多处“设限”。

微信起初对服务号的群发次数要求相当严格(每月1次),直至一个多月前才改为每月4次。在“微信支付”上,微信也一直保持相对克制的开放政策。微信支付已于5.0版本推出,但在今年3月,“支付大门”才全面向微信商户敞开,不过前提需是服务号,且通过“微信认证”。

在淘宝商品开始在微信泛滥的时候,微信就出台过针对淘宝商品及淘宝卖家在微信上推广的限制措施。还对大批草根营销账号,以及传播欺诈、侵权、谣言的账号进行封号。

此外,腾讯官方多次表态“视公众账号为营销渠道的做法行不通。”并一再下调微信用户好友数量上限。

流量入口之争

艾瑞咨询集团研究院院长曹军波认为,微软希望小冰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搜索新入口。而现在互联网巨头都在寻找这样的入口,腾讯不希望姑息“敌人”。

“用户体验、流量入口,这都是当下巨头的敏感地带。移动搜索入口现在巨头都没有找到。纯网页版的搜索在移动端普遍不被看好,智能机器人现在看,有可能是未来的一个方向。所以腾讯在战略方面会比较谨慎,互联网公司看重流量入口,这也是竞争的聚焦点。”

曹军波表示,“当年雅虎扶持了谷歌品牌,把谷歌养大,结果把自己饿死了。这个故事互联网公司都知道,所以现在谁都不愿意培养敌人。”

(林其玲 刘夏)

5月29日

由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研发的“小冰”正式发布。首批发布的10万个小冰账号数小时内被认领一空。

5月30日

《微软小冰第一批用户的致歉信》发布,信中称微软小冰BETA版在部分微信聊天群对话中出现了“无应答”、“答非所问”、“重复回答”等现象和故障。故障原因是:小冰上线首日的对话量激增大大超过预估,同时,部分小冰被腾讯微信系统误判为SPAM账号等两个原因所致。向广大用户致歉,正紧急组织工程师解决上述问题。

6月1日

13点04分,腾讯公司发布声明,称接到了大量用户询问,担心这款产品的运营方式是否会泄露用户聊天内容。微信团队经过查证后发现该产品涉及模拟用户操作、诱导用户拉群、批量注册垃圾账号等影响平台规则和用户体验的违规行文。第一时间联系了微软公司,正在等待对方有效反馈。为保护用户体验和安全,微信团队将依照平台规范对此事进行处理。

微软发出回应声明:微软小冰死了,全部的。腾讯公司以微信中出现一些假冒小冰为借口,在两小时以前,将屠刀砍向了真正的小冰。并称小冰从不窃取用户的隐私。

6月2日

微软发布关于微软小冰隐私保护的声明:微软小冰采用比微信本身更加严格的隐私安全保护机制,微软小冰的用户隐私安全没有问题,请大家放心。

延伸

微软变了 愿意放下身段

分析人士表示,微软借别人平台求发展,说明其很重视移动互联网

昨天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的互联网分析人士均表示,微软变了,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主导者,而是愿意放下身段,借助别人平台求发展的企业。“从这个角度讲,微软的心态这回摆正了。”互联网资深分析人士刘兴亮称。

刘兴亮称,以往微软不会在没有和其他企业没有达成合作协议就匆忙上线产品,遭到对手攻击后,也不会马上回应。而是要经过一两天走完漫长的企业内部沟通链,然后做出一个不超过百字的官方回应。而这次,在小冰这件事情上,微软所有的惯例都被打破了。

“以往微软是不会为别人平台开发产品的,尤其是在没有受到邀请,甚至是没有充分沟通的情况下。这说明微软现在很重视移动互联网,也很想在移动互联网有所作为,同时微软也终于放下身段了。”

而从微软的快速回应举动来看,刘兴亮称,这说明微软在希望抢时间,也说明微软的内部沟通比以前更有效率了,或者微软此前就想好预案,如何回应。“但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说明微软真的变了,看上去这是微软亚太区研究院的一个很小的动作,但能看出微软这个PC时代的巨头,现在正在努力改变,适应移动互联网的规则。”

葛甲也认为,微软这次风格大变,和以前完全不同,这说明微软在变化,而且变得更年轻了。相比微软必应以往的策略,微软小冰这个产品更接地气,贴近用户,能用听得懂的语言和大家沟通。

但是对于微软在移动互联网搜索方面的机会,二人却持不同意见。葛甲认为,微软很有机会。葛甲称,“我看好微软的前景,未来随着win8系统的成熟,必应份额会进一步加大。”刘兴亮则认为,微软在华的对手太强大,在PC端已经没有机会,移动端有机会,但不大。(林其玲)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