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网金宝之后,北京又一家P2P平台出现无良老板“失联”。近日,《投资快报》记者获悉,一家名为北京融信宝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融信宝)的法定代表人穆海南“失去联络”。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大量良莠不齐平台的诞生也在不断积聚风险,接下来可能还会出现平台跑路。而来自监管层的意见则认为P2P平台应该是一个信息服务平台,这种中介机构应该持牌经营,如没有牌照,就有其他问题。
融信宝老板跑路 客户8000万打水漂
“我是在通州贵友大厦逛街时知道的这个公司,他们在门口摆宣传摊位。去年5月左右,我在那里投资了几万元,都是短期的,最后稳稳的出来了,于是就推荐给了我的朋友也在这里做,接着我又投资了30多万元一年期的,目前还没到期,而我朋友的到期没给钱,这才知道公司出事了。”一位叫李然(化名)的投资人向媒体记者讲述到。
李然表示,融信宝的员工目前可以联系上,最开始他们说,老板(穆海南)称基金有点小问题,让投资人等着,从5月20日一直在等,后来又说6月8日老板回来就把事情处理了,结果等到到期,老板还没有回来,一些投资者就报警了。目前,统计的投资者人数大概有600人左右,损失的金额大约8000万元。一些投资人去了融信宝公司,结果发现已经关门了。
一位曾经是融信宝业务员的投资人亦指出,大多业务员在融信宝里面都投了钱,主要是因为公司成立也两年多了,大家都很信任,把亲戚和朋友都带进来做投资了,一些投钱的业务员遭受的损失比一般客户还多。
《投资快报》记者发现,目前,融信宝的网页还可以登录。不过,记者拨打客户服务电话时,显示无此业务号码,而在线客服亦显示不在线。
日前,深圳的一家名为“科讯网”的网贷平台同样出现页面无法访问,客服电话不通,负责人失联的情况。6月19日,有关媒体发布《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2014)》(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2013年P2P借贷行业的风险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暴露。2014年,行业风险会继续增加,问题平台数量很可能会再创新高。
据其统计,2012年之前,P2P借贷平台倒闭的总数量约为20家,而在2013年一年的时间,问题平台的数量就超过此前倒闭平台总数的3倍,达到70家左右,其中2013年11月更为问题平台的集中爆发期,单月出现严重问题的平台高达41家。
白皮书还称,“部分平台片面追求超额回报和快速扩大交易量,忽视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致使风险快速累积,超高利率难以为继,资金链最终断裂。”
“持牌经营”还是“备案制”? 前者渐成监管层主流意见
对此,一家P2P机构人士向《投资快报》记者“忧心忡忡”地表示,“P2P跑路事件频发,势必会引起监管层严加管理,银监会一直在与P2P机构进行积极沟通,最近又召开了两次座谈会。会上,除了四个红线外,还讨论了非法集资和非法揽存到底怎么界定,一些具体的模式究竟怎样去看待,同时也听取了业内人士究竟是怎么做的和关于行业发展情况的意见。”
据了解,目前,关于网贷行业监管框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该发放牌照,另一种则认为应采用备案制。
但是,《投资快报》记者观察到,在日前的人民网(75.58, -0.29, -0.38%)金融创新论坛上,来自监管层的声音,银监会创新监管主任王岩岫再次明确指出:“一行三会正在积极制定准备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今后都要进行相应的规范。现在有这些法规的,要遵守,没有的也要遵守类似的法规。线上线下业务要保持一致,互联网金融要有明确的业务界限和边界,不是互联网金融就什么都可以做。”
谈及持牌经营,众多业内人士,尤其没有国资背景的从业人员显然不太愿意面对“经营要牌照”这一境遇。翼龙贷董事长王思聪指出,对于网贷平台,无非一个是登记制形式,一个是牌照制,无论哪种形式都有回归中介。而持牌经营已经过了P2P监管的最佳时期,现在全国性平台几百家,地方性平台几千家,而且交易量都在几亿元以上,如果持牌经营这些平台很难办。
爱投资CEO王博认为,发牌照是好事,但出牌照的可能性较小,制定一个行业规范和准则的可能性会更大。
E微贷CEO陆浪涛亦表示,持牌经营的可能性不高,但P2P行业求“监管”,现在行业无标准,导致行业参与者素质参差不齐。从目前P2P业务形态看,包括信息中介和信用中介这两种,应该从行为角度分类监管,P2P是一种创新型的金融业态,目前体量还小,监管层应该给予适当的包容度,持牌经营最终只能留下少数几个巨头,不利于行业创新发展。
淘汰赛开始 未来一两年大批平台将消失
2014年P2P行业将有望脱离监管真空,但是监管制度的建立将冲击现有行业格局,监管细则年底出台的话意味着2015年将是P2P业内大洗牌的一年。2015年,预计业界生存的P2P平台将只剩一成,即100至200家左右,甚至有可能在100家以下。
近日,拍拍贷CEO张俊便向记者指出,未来95%的P2P公司都会“死”,70%会在监管压力下违规出局,20%会因为本身的机制而被淘汰。
从定位来看,当下做信息中介的P2P平台少之又少,资金监管方面,80%左右的平台方资金属于“自融自保”和第三支付公司托管,可能只有少数平台能向银行托管资金方向转变,不能转变的平台将在监管办法颁布后因违规而被清理出局。
而随着门槛的清晰,当下花几万元买一套P2P网贷网站系统就能运营的现象不复存在。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监管趋严,两极分化将更明显,跑路潮和倒闭潮中,市场资金将汇集到主流平台上,2015年之后,若非在形式上有重大创新的平台,初入平台恐怕很难分得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