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约租车市场的爆发和井喷时代正在来临,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力量的驱动,一方面是中高端商务群体的崛起,受制于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垄断限制与运力不足,无法满足这部分用户群体的出行需求,传统零散低效的汽车租赁市场资源和用户用车需求间的信息鸿沟亟需第三方信息平台来承载与填平;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公务用车改革驱动下的公务租车业务需求。
日前,有媒体称,滴滴打车已经在北京地区正式开启滴滴专车业务公测,并有不少用户反馈在上地、中关村和国贸等城区已经体验了这种中高端商务约租车服务。在商务约租车行业,滴滴专车俨然不是第一家进入者,但也绝非最后一家,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正在被资本与参与者共同挖掘中。
据了解,此次低调公测的滴滴专车在商业模式运转上进行了突破性创新,与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其他商务用车软件有本质区隔,更强调与不同职能企业间的合作与共赢,通过对合法有资质的汽车租赁公司和劳务公司资源与信息的高效整合,将商务约租车的选择权赋予用户,而滴滴专车则更好的充当和扮演“移动出行信息平台”角色,以适应当前的监管环境。
与传统的出租车市场相比,商务约租车市场一直以来在国内发展的速度和行业规模上都相对狭小。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出行需求也有了新变化,他们越来越看重出行的舒适度、体验和服务质量。而在国外,商务约租车业务已经与出租车、公交、地铁、飞机等成为城市人重要的出行方式而合理存在。以成立于2009年的美国租车公司Uber为例,其业务已经扩展到全世界38个国家129个城市,企业价值也超过180亿美金。
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在最新发布的《2014年的年度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指出:移动正在重塑一切“消息与通信、APP、发行渠道、社会化新闻与内容、日常行为方式、商业与服务、货币、用户界面等。”而打车或约租车应用在连接人与出行服务上,充当着非常重要的移动中枢和介质。另据易观统计数据显示,仅2014年第1季度中国互联网租车市场规模已达32.5亿元,环比增长19.9%,而2013年中国互联网租车市场整体规模为81.60亿元,增幅十分明显。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呈现爆发式增长的环境下,中国互联网租车市场也得以分享移动互联所带来的红利。
7月16日,国办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1385”公车改革方案提出的,“中央和国家机关补贴标准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自上而下的公车改革浪潮将随即启动,今后公务租车也将成为常态,而公车改革将直接带来千亿元以上的市场消费。
对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来说,相比买车花费的车辆购置、保养及人员的大额固定成本,租赁商务用车显然是更经济的方式,而商务短租则更是兼顾了方便性、最大化经济性和绿色环保等属性。对于像滴滴专车这样的企业来说,在政策利好的大环境下趁势而上,在完全开放、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发展,它的脚步也将走得更快、更远。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整个中国的商务用车市场规模可达4000亿,而中国每千人拥有汽车数量为180部,加之一些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的限购政策,商务约租车市场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环,将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补充,有庞大的利润空间。进入商务用车市场是打车平台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商务用车业务已形成清晰的盈利模式,即打车引流、租车赚钱;另一方面,这也是搭建移动信息用车平台入口化、平台化以及未来O2O化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