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滴滴打车商务专车业务在北京低调公测,联系到7月阿里系的快的打车推出“一号专车”以及8月初百度联合易到推出“百度专车”,如今BAT三巨头又再次在商务租车领域相聚。由阿里和腾讯发起围绕打车软件的“补贴大战”才刚刚偃旗息鼓,这边商务约租车的烽火却已熊熊燃起。
商务约租车,顾名思义就是以商务为用途的租车行为。与传统的出租车业务不同,商务约租车并不需要在道路上巡游揽客,而是通过预约方式揽客,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为移动商务约租车服务的迅速崛起和大范围应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在成为传统出租车业务最为有效的补充式出行方式。商务租车面向的用户主要以中高端商务约租车群体为主,提供更多元化的出行方式。
但在笔者看来,BAT巨头均属于平台级企业,未来平台级企业的竞争核心是连接,即通过人与人的连接、人与物/终端的连、人与商品/服务的连接、人与内容和消费场景的连接实现对入口的掌控,而商务约租车应用将是连接人与出行服务,打通线上线下O2O战略的核心,各家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滴滴专车公测倡导“移动出行信息平台”的服务管控体系,就是以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作支撑,用联网的创新理念改造传统交通行业,重塑国内低效的汽车租赁市场。通过对合法有资质的汽车租赁公司和劳务公司资源与信息的高效整合,实现产业链各端利益共同体间的平衡与共赢,推动行业整体朝规模化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约租车要求提供带司机的需求日益扩大,主要是外资企业、政府举办大型社会活动、高端客户商务活动等。近一段时间政府对公务用车也进行改革,鼓励社会资源参与公务用车,对于商务租车更是个契机。
虽然商务租车主打差异化竞争策略,价格要略高于一般出租车,但其提供的定制化优质服务,机动灵活、随意性强、体面等特点,都是包车、出租车无法比拟的。既有利于满足用户租车体验,促进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也有助于提升约租车行业的整体运营水平。
以滴滴专车为例,起步价15元,30公里内每公里2.9元,当行驶里程超过30公里后以每公里3.9元计算,而当车速低于12km/h时,费用为每5分钟3元。从出行计划到最后的付费,滴滴专车司机师傅统一着装、全程标准化商务礼仪,为用户提供个人专属的优质服务。这不仅解决了用户个性需求出行难的问题,同时也为司机带来一定客观的收入,维护了司机群体的尊严。
在国外,商务约租车业务已经与出租车、公交、地铁、飞机等成为城市人重要的出行方式而合理存在。以成立于2009年的美国租车公司Uber为例,其业务已经扩展到全世界38个国家129个城市,企业价值也超过180亿美金。据《Uber影响力报告》数据显示,Uber每月为社会创造20000个工作机会,UberX 小商家平均年收入为90766美元,Uber平台每年为美国创造28亿美元经济价值并保持持续增长。在国内,商务租车尚处于探索阶段,BAT互联网三巨头纷纷布局商务约租车市场,显然看好它的发展前景。
此外,商务约租车也有一套清晰地商业模式,即打车引流、租车赚钱。滴滴商务专车就是利用移动信息出行平台,搭建移动信息用车平台入口化、O2O化,作为用户和出租车、用户和司机之间的桥梁,收取相应的信息服务费。
易观数据显示,2014年第1季度中国互联网租车市场规模达32.5亿元,环比增长19.9%,第2季度中国在线租车市场规模达39.8亿元,环比增长22.5%。业内专家指出,整个中国的商务用车市场规模可达4000亿,有非常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居民出行频率的增加以及对出行体验质量要求的提高,给商务租车市场发展带来了机遇。BAT三巨头为了抢占先机,分得一杯羹,纷纷布局商务租车市场无可厚非,也是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