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信息流广告渐成社交网络主流广告形态

   时间:2014-09-02 16:20:13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从展示广告到搜索广告,再到社交广告,互联网市场永远不缺乏新的广告模式。但随着互联网加速移动化,打造成功的商业模式对所有互联网公司来说都是挑战。

对习惯于传统营销方式的广告主而言,他们期待的社交网络广告平台能帮助他们找准营销对象,有标准化的投放流程、清晰的效果统计工具以及合理的结算方式。

相对社交广告,其他的广告形式不论是电视、平面、还是网站上的弹窗、Banner都是单向的“我说你听”,用户的参与感很低,也难以实现二次传播和口碑传播;而社交广告不同,其最重要的特质就是交互性,用户除了接收信息之外还可以参与信息的再创作,也热衷于主动传播,一个好的社交广告带来的影响力就像雪球效应一样,当具备了一定受众规模的时候就可以自发传播到N度人际。

在国际市场,随着信息流广告的体验不断优化、效果的日益凸显,这一广告形式正在被各社交平台广泛应用和研究,包括Pinterest、Facebook、Twitter等都是这一趋势的推动者。在国内市场,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也在全面挖掘信息流广告的价值。

在国内的社交广告市场上,新浪微博在扮演着开拓者的角色。在社交网络广告上的探索路上,微博的各类商业产品形式越来越丰富。

流量变现效率更高的信息流广告受业界关注

信息流广告是近几年被业界所广为关注的新广告形式,社交媒体信息流阅读模式的流行为信息流广告提供了展示空间,而插入到信息流中的广告也自然成为了媒体的主要变现手段。受众可以在熟知的Facebook、Twitter、新浪微博等上面看到信息流广告媒体,广告主、广告代理商自然是对信息流广告呼声甚高。与传统的展示广告相比,信息流广告拥有更加可靠的“展示”,因为它植入在用户视觉焦点的内容中,不会像传统展示广告那样被用户所忽视;信息流广告丰富的展示特征也为之带来了更好的点击率和更高的流量变现效率,为媒体带来更高的收入;而对广告主而言,信息流广告的曝光是有保证的,而曝光得到了保证,广告效果自然也不会差。据了解,信息流广告的流量变现效率是传统展示广告的10倍。

从Facebook和Twitter的经验来看,随着用户数据的积累和算法的优化,信息流广告推荐对用户体验的伤害会降到非常低的程度。因此,信息流广告在移动端是一个非常好的广告产品,是一种典型的原生广告。不管是在PC端还是移动端,信息流都是用户消费内容参与互动的主界面,如果微博不断优化推荐引擎的算法,相信能够在用户体验和广告效果之间取得平衡。

社交广告价值日益受广告主肯定

微博品牌速递的诞生,是为了满足广告主对于最广覆盖、最快传播、强视觉曝光以及软性营销的多元化需求。而好友关系传播模式、信息流原生广告触达、独特的展现形式、移动PC双平台覆盖和移动端覆盖最广等优势,是微博品牌速递能够为品牌广告主所带来的独特营销传播法宝, 微博营销策略总经理洪力舟表示。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智能手机依赖度超过PC电脑。品牌速递作为移动互联网市场,覆盖用户量最大的信息流广告产品,为企业品牌营销在移动端发力制造了不可比拟的优势。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对页面上的广告根本无动于衷,他们关注的是信息和内容;而信息流广告的出现,则符合互联网内容营销的本质,对用户浏览内容的打扰降到最低,为中国本土的众多品牌企业找到更合身的解决方案。同时,信息流广告不仅可以按社交关系和用户属性直达精准目标人群,还可以通过CPM等方式进行精准计价,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切实可行的广告形式。必须强调,一直以来业内对于移动互联网如何流量变现的疑问,在信息流广告模式面前迎刃而解!信息流广告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简单的盈利模式与广告形式。

与其他展示类广告不同的是,品牌速递可以通过社交兴趣图谱,将广告内容按社交关系和用户属性推荐给精准目标人群。此次推出的品牌速递,进一步强化了社交图谱的概念,如果目标用户转发、评论、或者赞了广告内容,相关微博二次呈现在目标用户的粉丝信息流中,建立在好友关系上的口碑触达机制直接提升广告的曝光度与信任程度。

为了提升广告效果,品牌速递还支持在其独有的卡片信息流广告内容中植入视频、活动、商品等多种元素,并在展现形式上实现大幅优化,富媒体的展现形式相比普通微博内容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据了解,随着微博营销服务不断完善,微博已建立面向品牌客户、中小企业的完整广告产品体系,从产品形态上分为展示广告和信息流广告,而品牌速递作为信息流广告,现在已成为移动互联网市场覆盖用户量最大的信息流广告产品,帮助品牌主强化品牌记忆。而未来,微博还将提供更丰富的展现形式,不断摸索针对不同类型广告主的差异化服务。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