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微软与苹果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时间:2014-09-09 13:38:11 来源:财经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微软与苹果的差别存在于各个方面,不过从本质而言,微软聚焦于生产力,习惯先入为主,自上而下来完成自己的市场目标;而苹果则是青睐创造力,喜欢顺势而为,由下而上去紧跟市场的步伐。这种区别也是由两家企业的历史与文化所决定的。

如今对于微软和苹果而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可以称得上是很特殊,而且也是很微妙的关键时刻。苹果已经正式确认了9月9日的新品发布会,相比往年,外界对于今年发布会的期待似乎要更高,这是因为将要发布的产品具备着更加特殊的意义,新一代的iPhone即将隆重登场,传言中的智能穿戴设备的试水之作iWatch据说也将解开谜底。而微软最新操作系统Windows 9据传也会在9月底推出预览版,而Windows 365以及Windows 8.1 Update 3也有望在9月发布。

科技界的两大巨头不约而同的选择在9月份去发布对于他们未来而言至关重要的新品,也许仅仅是个巧合。不过在我看来,有一件事是逐渐清晰的,那就是从本质而言,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公司,在未来战略和实现路线上都有着根本的差异,包括他们看待个人计算的未来前景也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也会对整个PC市场和移动互联网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有苹果及微软开始,这两家企业似乎就是对头,两家企业的创始人斯蒂芬·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从来就不是朋友,他们推出的操作系统完全不同,IT理念也不一样。现如今,微软与苹果的差别依然存在于各个方面,不过从本质而言,微软聚焦于生产力,习惯先入为主,自上而下来完成自己的市场目标;而苹果则是青睐创造力,喜欢顺势而为,由下而上去紧跟市场的步伐。当然,这种区别也是由两家企业的历史与文化所决定的。

这种说法并没有任何贬低微软的意思,我想强调的是,这两个企业在科技领域都是非常伟大的公司,微软习惯于自上而下去完成市场目标,这仅仅是出于公司的发展策略以及企业文化,而且是多年以来自然而然形成的,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必须牢记的是,微软一直以来都是一家令人惊讶的公司,即便是在网络以及移动设备导致行业大变革的时期,他们也依旧致力于设计和保卫其强大的桌面产品。

对于未来的信息技术战略,微软一直紧紧围绕其核心的理念,那就是如果从最广泛的意义来看,一个人无论是谁,都需要一个生产力的工具,去提升生产效率,最终完成工作任务。所以微软和它的合作伙伴,包括英特尔这样的科技巨擘,它们设计产品的核心理念都是围绕这个目标,生产力是微软设计产品最核心的出发点,也是其宣传的理念核心。也就是说,它们会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去创造相应的产品,并让这一套逻辑合理化,让消费者信服自己需要这样的工具。对微软而言,顾客的意见和想法并不是他们设计产品的根本出发点,目前来看,微软的发展道路还是围绕着它最大的业务操作系统展开的,它期望基于自己的操作平台,建立一个互联的社会。

有一个生动的案例可以诠释微软这一套企业战略的历史渊源和决策过程,不久前美国知名科技网站CNET资深撰稿人杰伊·格林尼(Jay Greene)发表长篇文章,对2010年“胎死腹中”的微软Courier平板电脑进行了深度报道,独家披露了大量Courier的研发内幕,指出这款平板电脑成了微软奉行Windows战略的牺牲品。

事实上在苹果iPad面世之前,微软也早就开发出一款名为Courier的平板电脑——它有两块显示屏,造型酷似书本,用户可用手指或手写笔操作。其项目带头人是微软的核心高管J阿拉德(J Allard),他曾带领团队打造出微软最成功的非PC消费电子产品——Xbox游戏机。Courier平板电脑不只是一个巧妙的构想,超过130名微软员工组成的团队为它付出了巨大心血,已经做出了几款原型机,对用户体验已有清晰定位。2009年9月,Gizmodo网站首次曝光了Courier的造型与功能,它不同于消费者今天习以为常的单屏平板电脑,而是拥有两个7寸显示屏,可以像书本一样折叠起来,既支持触控也支持手写笔——看起来十分诱人。Gizmodo网站对Courier予以盛赞:“虽然全世界都对苹果的平板电脑翘首以盼,但是我们可能搞错了对象。Courier才是真正值得期待的设备,微软的这款平板电脑令人惊艳。”

不过,苹果的iPad在2010年4月上市,而微软在这之后几周内就撤销了Courier项目,主动放弃了在平板电脑硬件设备上与iPad一决高下的机会,J阿拉德不久后也宣布离开了微软公司。Courier为何胎死腹中?不是它不够优秀,而是它很不符合微软Windows和Office的特权,Courier团队彻底改版调整了操作系统,使其在触控及手写电脑上保持卓越性能。鲍尔默和微软高官们在征求比尔·盖茨的意见后,决定将公司对平板电脑的战略性赌注全部押在另一名核心高管辛诺夫斯基对Windows 8的构想上。这一决策抹杀了很多员工为创新而付出的心血,但是它非常符合微软的逻辑。在微软看来,企业客户可能更青睐Windows平板电脑而并非苹果的iPad,因为前者装有众所周知的那些管理与安全工具,可以安全地接入企业内网。作为一家拥有9万名员工的IT巨头,微软并不缺乏能在计算机领域做出革命性创新的杰出人才。然而有些时候,微软的创造力被流程阻拦、被其他产品吞噬,甚至成为Windows与Office软件帝国的牺牲品。

不过,当初Courier和iPad的设计定位是完全不同的。iPad主打内容消费,主要用来上网浏览、看视频、玩游戏;而Courier专攻内容创造,主要用来起草文章、进行头脑风暴、快速记录创意。请注意这种明显的区别,即使在专业的术语当中也是如此呈现的。例如广告宣传中,微软经常会使用 “生产力(Productivity)”的词汇,并将其当成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微软广告的情形大都是人们在工作的时候,如何使用这些设备;而苹果经常会用的词汇则是“创造力(Creativity)”,其广告与微软大相径庭,通常都是人们会拿着他们的iPhone以及iPad去做一些很酷的事情。

Courier“胎死腹中”其实也能很好说明微软一贯的行事风格,那就是“先入为主,自上而下”。不信请看如今微软对于Surface这一套二合一设备的广告语,“当你需要一台PC的时候,它就是一台PC,当你需要一台平板的时候,它就是一台平板”,微软相信,凭借这个产品,它能跨界使用,从而满足顾客所有的需要和期望。问题是,要想让这样的的概念深入人心,就必须给予客户获得很完美的体验。但事实上,Surface这个二合一的设备如今给消费者的体验还谈不上完美,目前还只是一台还算可以的笔记本,另外在很多情况下,不过是一台稍显笨拙的平板而已。

相对而言,苹果则是顺势而为,自下而上去完成自己的市场目标。1997年乔布斯回到公司后,首先让苹果重新回归专注——贴近用户的需求,“苹果的核心优势就是知道如何让复杂的高科技为普罗大众所理解,随着科技日趋复杂,这一点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乔布斯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道。而在2010年乔布斯介绍iPad的时候,着重强调了一个事实,这是一个消费型的设备,首先它是用来消费内容的,实际上,乔布斯当时还否定了这个设备朝着提升生产力方面改进的任何可能性,对于iPad在商务场合的应用避而不谈。在苹果给iPad打出的广告词中,都是聚焦在消费内容的方面,一直到18个月后,他们才增加了一条,那就是iPad也能被视作一个严肃的工具,来创造内容。这还是因为很多公司和个人消费者发现了iPad在企业级市场也有用武之地的情况下。

不过一直到现在,微软似乎还是并没有完全理解iPad和iPhone为何会如此大获成功。苹果在进入一个新市场之前,看起来并没有太多以往的经验,不过最终证明,苹果更善于倾听和理解客户的需求,而市场早就存在于他们的头脑里。微软公司新任CEO纳德拉不久前谈及微软的市场战略曾这样说道:“我从根本上相信,我们说服消费者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对市场的定义是这样的:它已经成型,苹果和谷歌已经赢得市场,因为他们赢得了消费者市场。我对此持怀疑态度。我要说的是:不是这样的,任何消费者都应当考虑微软,因为你不仅仅是一个消费者,你还需要工作,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我想要强调的。”

在我看来,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很多时候,消费者购买移动设备,就是为了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更加有趣,因为看起来日常的工作常常是枯燥而乏味的。从根本来说,消费者市场是应该被培育的,而不应该去试图教育他们。微软口口声声说“消费者还需要工作,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可想想看,微软的Office一直在2013年6月之前都不能在iPhone上正常使用,而真正可使用在iPad上的Office套件,也只是在2014年3月才真正问世。不管如何,将近有上亿的消费者购买了iPhone或是iPad的产品,这么多年来他们却没法在上面使用跟工作密切相关的Office套件,这时候微软在干什么?

实际上,这也是微软与苹果之间真正的不同,微软专注于生产力,苹果则想给予人们更多的空闲时间,让他们繁忙的工作中间解放出来,获得更多的乐趣,让科技去做更多很酷的事情。对于苹果的消费者而言,这其中的界限似乎并没有那么清晰明显,事实上,苹果走的是一条中间路线,用创造力和内容消费来抗衡生产力和内容创造的中间路线。苹果CEO蒂姆·库克和他的团队对此是坚定不移的,在涉及生产力的领域,Mac电脑就是中心,苹果创造了一些非常有创意的革新电脑,尤其是MacBook Air,这些产品挑战着不断下滑的PC市场,如今每个季度苹果都至少销售了四百万台的Mac电脑。同时在全球范围内,苹果也提供了iPad和iPhone供人们在娱乐领域进行内容消费,并且销售了大量的产品,也赢得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可。

当然,这这其中也是有很多交集的,例如苹果的设计初衷是让iPad成为纯粹消费内容的平板电脑,不过很多消费者以及企业也发现通过他们自己的方法,可以使用iPad完成现实中真正的工作,虽然这从来不是乔布斯设计这款产品的初衷。而如今微软的CEO纳德拉非常关注那些二合一的设备,例如把Surface作为笔记本与平板电脑的替代品,这就是微软未来的目标所在,也是纳德拉最为关心的战略,不过要完成这一目标,微软首先得创造一个新的系统生态圈,而且尽可能跟过去撇清关系,去颠覆原来的笔记本与平板电脑市场。然而,苹果的做法却显示了做大原来的笔记本市场依然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不仅仅是笔记本,还有平板,以及智能手机,同样还有取得成功的巨大空间。

从很多方面来看,微软如今成为了遭遇创新者困境的典型。依靠现有产品和服务获得巨额收入的公司,往往因害怕失去现有的收入而不愿意应变新的形势。微软过去曾遭遇类似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错失了计算产业向移动设备转型的机遇。但无论如何,微软还会继续沿着生产力工具的道路继续走下去,我预计他们会受巨大的挑战,至少在盈利方面,会大大不如苹果,甚至还不如谷歌,毕竟后二者已经获得了移动互联市场的最大份额,苹果的Mac电脑以及谷歌的Chromebooks对Windows电脑将是一个严重的威胁,这三个巨头之间的竞争,也必将对未来的个人计算市场带来深远的影响。微软必须正视产业的变化,其操作系统市场份额在缩水,而且不大可能恢复上升。在未来,通过云计算交付的竞争性服务也许将成为主流,设备将变得更加商品化,移动设备更是如此。云计算世界即将来临,因此世界需要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平台,而不是保存在“死角”里的专有生态系统的任何收藏品,硬件与操作系统设计“为王”的时代也许即将走到尽头,正如PC市场呈现的不断下滑状态所显示的那样。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