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抵触到拥抱 百度作业帮开启移动互联网教育新时代

   时间:2014-09-11 11:13:10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如今又到了开学季,似乎满世界都是为孩子奔忙的家长们,如果你问:这么辛苦为了什么?那么很多家长都会告诉你:我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其实这样的观点并非中国家长们的独创,美国甚至为此专门立法,2002年1月8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正式以专门法案的方式表达了与中国家长类似的观点:我们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可是问题来了,究竟什么才是起跑线?在原始社会,起跑线是强壮的身体;在农耕社会,起跑线是对农作物生长规律的洞察能力;在工业社会,起跑线是对数理化知识的掌握——那么到了如今,人们对“互联网时代”的定义大都不存争议,但如果说现在孩子们新的起跑线是移动互联网,你是否又真的能够接受?

至少目前来看,作为国家主管教育的机构教育部,已经接受了这一观点,在9月10日的一场发布会上,百度作业帮新发布的3.0版与教育部“蒲公英教育计划”携手,将打造中国最大的中小学移动学习交流平台。

那么,为什么教育界如今对曾经一度被视为“洪水猛兽”的互联网如此青睐有加?

芬兰模式究竟能不能拯救人类?

我们先将目光转向国外,说到世界上最优秀的教育,就总绕不开芬兰这个北欧小国。作为全球课时最少,课后复习时间最短,假期最长的国家,芬兰却产出了全球最均衡、学生成绩落差最小的教育奇迹,被几乎每一届世界经济论坛评为最佳。

世界无数的教育人士都渴望前去芬兰“取经”,有更多的人试图将芬兰模式带回本国进行实践,但结果却往往惨淡收场。曾有专家指出,芬兰教育的本质仍是19世纪俾斯麦时期的德国所创立的全民教育体制,地区经济、文化、政治差异的不同,让芬兰教育具有诸多不可复制性。

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芬兰教育和目前全世界人们采用的义务教育模式,都是一个妈生的,同样的基因在此前的两个世纪中都没有在某些地区逆袭,如今再去克隆又怎能成功?

但是人类对教育进步的探索并未就此止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机遇。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校舍、师资等硬件全面升级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耗费的社会财富更是惊人,但是小小的一台电脑,用数字联通世界之后,却能够给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打开一扇大门。

在多个世界著名教育家的实验中,都发现了互联网对改变欠发达地区教育面貌的神奇作用。对于教育来说,比经济鸿沟更可怕的,是信息上的巨大鸿沟,而互联网正是用最小的代价,完成了最大量信息的及时传输。

从抵触到拥抱,百度作业帮不让孩子输在移动互联网起跑线上

对于中国家长来说,提起互联网总是难免涌出奇怪矛盾的情感。一方面,作为成年人的家长们自身,在工作生活中感受到的互联网冲击日益严重;另一方面,受限于传统思维,总觉得让孩子使用互联网工具有些“玩物丧志”。

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中,这样担忧情绪的出现无可厚非,但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中,同样的时势既能造就英雄也能快速落伍。在互联网成为教育新起跑线的时候,从抵触到拥抱的变化,已成为现在家长们的必修课。

从这次百度作业帮与教育部“蒲公英教育计划”的合作来看,中国教育事业掌舵者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在本次合作后,百度作业帮将联手教育部在全国十余个省建立信息化试点教学;将利用作业帮3.0新上线的视频功能为教育资源薄弱地区提供支持;将开展“校帮校”活动,让教学资源丰富的学校与教学资源相对薄弱的学校通过作业帮平台结成“一帮一”对子,全面互动。

同时百度作业帮还将联手教育部收集全国各地中小学的电子试卷,老师备课教案、优秀教学视频等。利用大数据分析各地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点薄弱环节等,为各地老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指导。

在推动教育资源平衡、弥合信息鸿沟方面,百度作业帮所能发挥的能量十分惊人。受限于交通、经济的限制,传统的优质教育硬件难以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发挥应有的威力,而百度作业帮所依靠的智能手机设备却成本低廉。

受限于人员的稀缺,优质的师资力量难以覆盖所有教育欠发达地区,而百度作业帮依靠移动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让知识能够在流通中形成发酵;受限于人们生活体验上的千差万别,教育发达地区的学生不一定能体会到自己所享受环境的珍贵,而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又难以看懂外面的世界,而百度作业帮能够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得知识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当发达地区的孩子们,在智能手机的包围下度过绚烂童年时,那些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仰望星空或是在田间嬉戏,纵使练得一身好筋骨,却已不知世界早已斗转星移。百度作业帮3.0版的推出,以及和教育部的合作,无疑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的中国版,通过数字信号在全世界的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移动互联网这一新起跑线上奔向未来。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