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凯立德C-CarV5.0体验 看车联网时代的车载导航

   时间:2014-09-24 09:37:42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拉登派了七名恐怖分子来袭击中国,结果第一个就在立交桥上转晕了。” 段子界总是不乏这种对中国交通的调侃,且不谈“外国朋友”对中国交通的无力,事实上国人对交通 “鬼打墙”也是常有的事。的确,尤其是近几年,机动车的保有量始终在不断上升,城市建设也日渐加速,“出行”这个大众刚需也变得愈加复杂,于是,导航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从传统车载导航到更好“掌控”的手机导航,导航产品也应和着大众需求飞速发展。针对导航产品的未来,不同的观点也应运而生,一方认为:移动网络制式的更新换代和手机功能的不断升级,让“手机导航”这个后起之秀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车载导航将渐渐失去用户;而另一方则认为车载导航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仍将是车友必备之选。那手机导航与车载导航,究竟是同化、替代,或者是协作呢?


1+1>2 车主有话说

家住大望京地区的张先生这样评价车载导航与手机导航:“车载导航屏大、不耗电,但地图更新较慢,适用于比较地标性或距离较长、不用频繁操作的旅行;手机导航数据比较实时,对于去往一些新修建的或比较曲折的道路比较拿手,但屏幕小、耗电也是不可规避的问题。”不过在更新完2014凯立德导航C-CarV5.0版后,这位驾龄5年的老司机发现他认知中的这些问题都已不复存在——在车载导航中无法找到的地点,凯立德导航C-CarV5.0会生成二维码,通过凯立德手机版或微信进行扫描后,手机就会联网寻找该地点,并在手机地图上显示该地点和其K码(凯立德为每个地点独立设置的如经纬度的唯一识别码),再将K码在车载导航上输入,就可以建立导航路线。此举极大的利用了两种导航的特点,既保留了开阔的视野,又最大程度地省去了电量的消耗。而除了路线规划外,通过二维码实现互联的两个导航还能在路线行进中和谐合作,“一边用车载导航看路线进程,手机导航还能一边播报实时路况,这个原本只有手机导航才能实现的功能现在更有价值了。”对于导航产品的如此贴心,张先生赞不绝口。

导航互联顺应时代之举

其实,张先生所经历的正是成长中的车联网所带来的不同导航产品的功能整合。随着各方需求的扩张,“车联网”已由基础的车辆信息提取和监管上升为通过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交互,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顺理成章的,这也对车生活必备的导航产品有了新的要求。正如张先生所述,传统的手机导航与车载导航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也决定了车载导航对于用户的重要地位,而在车联网时代需要思考的,不是保留谁,而是如何将两者联合、进行优势互补。

传统的手机导航与车载导航,大致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优势分析。续航上,车载导航0压力;数据上,手机导航更实时;视线上,车载导航宽广的屏幕更加直观;移动性上,手机导航更加灵活;功能上,车载导航更加专注……不能否认每一种优势的存在与价值,但可以肯定的是将单一的功能再整合后一定会给用户更佳的体验。正如凯立德对于车联网的深谙其道,在未来手机导航与车载导航开发出更多功能之前,凯立德导航C-CarV5.0版以二维码实现双屏互联,带来1+1>2的用户体验正是让用户提前感受完善车联网生活的前瞻之举。

车联网发酵中的香饽饽

趋势引导、政策鼓励,车联网正是当下各方着力开发的热门领域。对于在车联网大潮中激流勇进的企业来说,除了线上的功能是否到位,更考验的是落地能力与信息链接的能力。知名互联网评论家丁道师表示凯立德便是其中之一。与此同时,丁道师也指出,“在车联网时代,通过多平台链接,每一个人从单向信息接受者,变成了信息的制造者,每个人从以别人为中心变成以自己为中心。”于是在C-CarV5.0版中,二维码除了是寻找路线的必杀技,更是传递信息的分享利器——省去解释成本,在将包含丰富位置信息的二维码发送给其他凯立德用户,本身就是将分享化繁为简的给力之举。除此之外,凯立德导航C-CarV5.0在周边设施查找、扁平化UI、输入检索优化、场馆停车场阴影显示、高速路出口诱导提示等一系列操作升级,也是车联网思维下提升车载导航功能,为助力车联网服务全面落地打下的良好基础。

车载导航以其独有的特性奠定了其不可被替代的地位。回想车载导航诞生至今,不仅没如唱衰者所预言的被打倒,反而与其他终端共进步,不断研发出顺应时代的智能产品,并同样是通过各种链接手段与“竞争者”们友好合作,为用户实现更多整合优势才有的功能体验。究其根本,除了必不可少的自身优势,能持续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体验才是延续自身生命力的能量。在车联网的大趋势里,车载导航将是支撑其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