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百度地图,有“体温”的活地图

   时间:2014-09-26 19:26:43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同样是地图,却有对用户不同的态度,以及用户对其的态度不同之分。这一点,可以从用户粘性上看个究竟。某种程度上说,百度地图的成功,就在于用户粘性的提升。而这种提升得以实现的背后,是百度地图有别于其他地图APP对待用户的态度与行动,让用户感受到了诚意以及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与将用户当作流量和收入的来源、一味透支用户口碑而不顾及用户感受的其他地图产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不,你怎样对用户,用户就怎样对你,根据9月23日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移动端APPTOP10排名,百度地图一路高歌猛进杀入APPTOP10,此时台下掌声不断,在这个排行榜中,UC位居第十一。

前端优化与后台技术为用户体验保驾护航

作为百度的战略级产品,百度地图从2012年1月百度LBS事业部成立起至今,用户数量从7000万快速增长到如今的3.7亿,成为重要的移动互联网入口。如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用户是不会滚滚而来的。倘若对百度地图之于用户的吸引力做个简单归纳,当属内容的强化、功能的完善和迭代的速度这三项在起作用。

目前,百度拥有50座城市的实时路况、344座城市的卫星图、4600万地标信息、500万公里道路数据,46座城市的全景数据。基于这些数据,在技术驱动下,百度地图具备了足够的强化内容、充实功能、快速迭代的能力,尤其是其历次版本更新基本上都推出了大量颇受用户欢迎的功能,带给用户巨大惊喜的同时,也实现了一个产品的终极扩散能力——口碑传播。

最近,百度地图在7.4新版本中又加入了“周末去哪儿”等功能,并在团购、电影等生活服务方面进行了升级。与此同时,百度地图实现了室内定位技术的新突破,从之前10米到现在的可精确定位到1米,使得用户可以利用这项功能去寻找自己所停放的车辆等各种其他APP无法做到的事情。

不管是业内第一的高速公路覆盖率、独家首创的高速路况云端干预、步行导航、公交到站提醒等功能,还是代驾、保洁、打车、电子狗、免费停车场等交通服务项目,以及百度专车、接送机等战略级或特色服务项目,每一个新功能的推出或既有功能的优化升级,都将内容、服务、功能与产品本身的迭代融为一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让百度地图在不断的往前流动中给用户以切实的帮助和惊喜。这些功能不仅让百度地图在后台技术和前端体验上大幅甩开了对手,而且其“想用户所想”的能力实现更是进一步带来了用户粘性的飙升。

想用户所想,以大数据“智慧”连接人与服务

从羊皮卷到纸张到电子地图,地图一直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百度地图通过向生活服务平台转型,凭借“想用户所想”的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让先前只是在被动为用户所用的工具变成了可以智能地为用户提供出行、消费决策,“想用户所想”的生活助手,或者说,就是左膀右臂吧。

这不能不说是惊险的一跃,如果没有百度雄厚的技术实力、百度搜索和LBS大数据的海量积累,以及百度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上的领先优势,盲目的附庸O2O潮流将地图从工具生硬的改造成生活服务平台,反而会弄巧成拙,不仅无法提升用户体验,而且还会大大降低用户粘性,造成严重的用户流失。

如今百度地图APP一家的市场份额甚至超过了其他所有地图APP的总和,这与PC互联网时代高德凭借导航等先发优势与百度地图不相上下的市场地位形成了明显的反差。造成这种行业现象的一个直接原因,便是在O2O风生水起的当口,不少图商在没有足够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的情况下,盲目跟风上马各种生活服务功能。最终却仅仅是对各种餐厅、游乐场、KTV等现有内容的简单拼凑,所呈现在用户前端的信息服务往往不是用户所想、所要的信息和服务。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就势必会打击用户使用某一APP的热情,从此与该APP友尽say bay。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为神马只有百度地图成功完成工具向生活服务平台的转型?不仅是因为背靠百度这个技术驱动型互联网巨头,可以依托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领先技术来根据用户的场景、位置、兴趣、轨迹等进行个性化推荐。同样重要的一点在于,作为天然的大数据企业的一员,百度地图有着天生的数据敏感,一直注重对LBS大数据的积累,尤其是随着百度LBS开放平台的稳健快速发展,其超过40万使用百度地图API的应用/网站,23个行业50万开发者的汇聚,日定位请求超过100亿次的能力意味着百度地图在大数据积累方面无与伦比的优势。

技术和大数据珠联璧合,让百度地图在连接人与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做到比其他同类应用更个性化,更贴心。换句话说就是,百度地图能“想用户所想”,是有“体温”的“活地图”。这种基于用户需求和大数据的深度挖掘,自然广受用户欢迎,大幅提升用户粘性,为其一家独大的市场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